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6月2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治权益 热线 最高检发布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案(事)例 警方提醒防范三类招录骗局 “套路贷”为何能屡屡成功“套路” 民法总则 三种方式可让过期借据“起死回生”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提醒防范三类招录骗局

■ 新华社记者 张大川

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考生及家长往往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对象。西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和选择求学路径,谨防三类招录骗局。

骗局一:不法分子自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惯用的说法是“花点钱,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先上个专科,我再找人给你转本科”,千方百计诱使考生家长出钱。网警提醒,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会向社会公布,绝不可能“只要花钱就能搞到招生指标”,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骗局二:不法分子冒充高校人员自主招生行骗,利用所谓“低分高录”“定向招生”“预科生”进行诓骗或利用录取信息加以欺骗。网警提醒,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高考招生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能私自安排招生。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认真辨别,查询国家政策规定,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三: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网警提醒,在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