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我们小组有20多名妇女参与到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脏乱差,家家户户干净整洁。”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文澜镇大台子村第三村民小组妇代小组长陆祝丽不仅带领本村妇女改变了村里的环境,还跟随市妇联干部和志愿者老师们一起教贫困山区家庭的妇女收拾家务、打扫卫生。
“蒙自不仅将村妇代会改建成村妇联,每个妇女小组也都能随时召集至少10多名妇女参加各项活动,已形成四级妇联组织。”蒙自市妇联主席李婷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蒙自树立“一切工作到小组”的理念,在86个村委会中组建了172支巾帼卫生战斗队和“教收家”巾帼志愿服务队,还以20多名获得各级“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妇女为班底,组建了一支“先进女性家庭环境卫生整治小分队”。
“这是妇联基层组织改革带来的好处,云南妇女群众正逐步享受妇联改革带来的红利。”云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和红梅告诉记者,云南已全面完成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和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选举出执委250831人,较改革前增加193844人,村级妇女代表总数达488883人。
统筹谋划:指导基层改什么怎么改
“扩大妇联基层组织成员工作如何进行?妇代会改建妇联怎么改?要根据云南各地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必须进行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和红梅对记者说,为此,我们及时举办了全省妇联改革创新专题培训班,组织州市县妇联主席学深研透中央和省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思想和部署要求,把准把牢妇联改革的基本遵循、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针对妇联改革范围广、影响大的具体实际,省妇联班子成员各自带队深入基层妇联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召开20余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妇联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充分调研并了解基层实情后,云南省妇联出台了涵盖6个方面29项改革举措的改革方案,明确完成51条具体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间表。并认真审核各州市妇联改革实施方案,提出84条意见。16个州市、129个县区改革方案均已出台实施。
为了确保方案落地见效,省妇联班子成员深入各州市、县区进行专题督察指导,督促落实各项改革举措,避免妇联改革出现“上热下冷”问题。与此同时,推动各地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如昆明市每年安排各乡镇(街道)妇联5万元~10万元不等的工作经费,市县两级妇女代表按每人每年300元标准安排履职经费。
建立制度:联系妇女群众更紧密
为改革妇联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和管理制度,扩大机关干部来源,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把热心妇女工作、有较强履职能力、有一定议事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女性吸纳到妇联班子和妇联干部队伍中。云南制定实施了《云南省妇联挂(兼)职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落实专兼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要求,省妇联领导班子配备4名兼职副主席,其中1名为新增优秀基层骨干。各州市县按照要求正在建立落实相关制度。
“改革后,省妇联十一届常委、执委、代表和兼职副主席中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特别是基层及一线比例分别提升至24%、44.1%、71.4%、25%,妇联代表大会、执委会、常委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进一步增强。”云南省妇联副主席农布央宗告诉记者,在这次改革中,我们改进了妇联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健全完善了妇联工作制度,优化了妇联机构职能。
改善了妇联干部队伍结构,接着就是加大妇联干部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妇联干部的履职能力。云南省妇联举办了妇联网络及新媒体工作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示范培训班、村(社区)“两委”书记(主任)暨村级妇联组织负责人示范培训班、妇联系统对外交流及外事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等,培训各级干部2000余人次,妇联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
在培训各级妇联干部的同时,《云南省妇联直接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制度(试行)》相应出台。
“有了制度更能发挥领导干部沟通凝聚作用,架起党委政府与妇女群众之间沟通桥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和红梅告诉记者,建立完善基层联系点制度,由领导干部联系相应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妇联组织和团体会员等。实行机关干部“双月下基层工作周”制度,省妇联党组成员和处级及以下干部均按要求下基层开展妇女工作。
组织建设:吸纳人才不拘一格
记者从云南省妇联获悉,此次改革中,全省乡镇(街道)妇联主席由同级党政班子女性成员担任的比例提高到98%,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选举出执委250831人,较改革前增加193844人,村级妇女代表总数达488883人。
“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和扩大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成员工作全面完成,是改革健全完善了云南基层妇联组织、加快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增强基层妇联工作力量。”农布央宗告诉记者,基层妇联组织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妇联为核心、村(社区)妇联为支撑点、辖区内各类妇联组织和妇女组织为网络的“1+1+N”模式,助推妇联组织体系向立体化、网络化发展。
改革中,云南各地还积极探索在新领域新组织新群体中建立妇女组织。昆明市官渡区和平路社区成立“女人街”妇联,五华区南屏社区在护国路40号院成立楼院妇委会,石林成立彝族刺绣行业妇联;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成立茶业妇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新领域新群体中建立妇联组织2842个。
改革后,一大批活跃在城乡社区、热心妇女工作的各类女性人才吸纳进了基层妇联组织和工作队伍中。昭通市昭阳区石头塘社区把多年上访户培养成巾帼志愿者和妇联执委;腾冲市文星社区妇联将70多岁的原妇联干部吸纳为执委,带领妇女群众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法律法规。
改革成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以来,云南省妇联新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100个,发展手工刺绣编织、巾帼农家乐、家政服务等适合妇女就业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妇女增收脱贫;全省妇联系统新增发放“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21.04亿元,扶持2.02万名妇女创业,辐射带动6万多名妇女创业就业;举办新型职业女性农民培训班3100多期,培训56.47万人次,帮助农村妇女提高适应力、竞争力。
组织妇联干部下农村、进家庭、找家长,深入细致做好教育宣传引导、失辍学儿童劝返等工作。全省妇联系统参加走访的专兼职人员达13260人次,共走访家庭22913户,走访辍学儿童数11667人,劝返校园4426人。
云南省妇联联合省总工会、团省委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上海、深圳成立“云南娘家人服务站”,为云南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维权服务。保山兰城社区建立“995妇女儿童之家”,形成“妇联+社区+学院+社工+志愿者服务”的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工作新模式,成为全国妇女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和红梅告诉记者,妇联改革这个新抓手,让云南省妇联在推动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进村入户控辍保学、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积极推进“网上妇联”建设、加强妇联工作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乘改革东风更好地引领云南各族妇女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立足基层、服务妇女,更好地把党的关怀送到妇女群众身边,为党凝聚妇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