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语
“我做这些事情从未想过要有什么回报,看见被帮助的人生活得好,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荆门市圆梦爱心帮扶会残疾人庇护工场” 位于湖北省荆门市牌楼镇。工场的院子不大,但集体宿舍、食堂、健身房、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敞亮整洁的厂房里, 30多名残疾人正忙着制作各色纸花。
发起这个残疾人庇护工场的,是荆门巾帼志愿者、圆梦爱心帮扶会会长孟丽华和她的朋友们。爱心帮扶会并不从事经营,工场的生产和销售由专门的企业来负责,孟丽华他们发起这个工场的初衷,是想为那些无人照料,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障和智障人士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疏导,替他们的家庭分忧。考虑到残疾人士的实际情况,他们特地选择了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低的纸花作为项目,残疾工人每月可以根据工作量从企业获得一定的收入,而他们的食宿等日常开支则完全由爱心帮扶会免费提供,为了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爱心帮扶会还特地安排了志愿者在工场里负责做饭、保洁和宿舍管理。
“这些残疾人的生活开支都来自爱心人士的捐助,还有民政和残联的帮扶。我们几个发起人也贴了一部分。”孟丽华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荆门市妇联主席曹红姣也多次组织女企业家协会的企业家们为残疾人送来粮食及生活用品。
孟丽华是荆门公交公司点钞员,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丈夫下岗多年,一直在外打短工,两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也不过3000多,就是这样的家境,却支撑孟丽华走过了20多年的行善之路。
孟丽华第一次帮助别人,缘于一次意外的“冲动”。1995年,她还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一天,车上有位老人突发脑出血,她连忙与司机将老人送到了医院。老人身上没带钱,她便掏出包里的420元票款先垫上,回家后再拿出家里的存款还上公司的票款。老人出院后,将420元钱还给了孟丽华,但当孟丽华听说象山中学有个孩子上不起学时,又毫不犹豫地用这笔钱资助了这个即将失学的孩子。当时,孟丽华的月工资不过360元,但把钱捐出去之后却很高兴,因为她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让钱发挥最大价值的途径。此后的20多年里,孟丽华一直都在资助失学儿童,从未中断。迄今为止,受到她直接资助的儿童已有21人,她个人捐出的钱累计超过了20万元。
1997年,孟丽华从报纸上得知,家住栗溪大山里的农村孩子徐亮考取了重点中学,但由于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生活费没有着落,面临辍学。热心的她当即决定,除了帮徐亮交学杂费之外,每月拿出100元钱来资助这个孩子的生活。三年后,徐亮考取了武汉大学,为了帮助他继续学业,孟丽华咬着牙借下了3万多元钱的外债。2004年,徐亮被推荐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而此时,孟丽华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于是,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房。2004年的冬月初七,孟丽华瞒着徐亮,含泪把奋斗了多年才买下的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一张五万五千元的存单,还完了三万五千元的外债之后,她把剩下的2万元钱存了起来,留给孩子们继续读书。后来,徐亮又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孟丽华咬着牙继续东挪西借,再度筹到了一笔钱,解决了徐亮留学期间的部分生活费。
“徐亮当时是公派出国,所有人都劝我算了。当时我老公单位买断了,我女儿上学也要钱。”孟丽华回忆,“但我不愿放弃徐亮,孩子很懂事,说阿姨我不读了,可我怎么能放弃呢?”
学成回国后的徐亮当上了北京大学的老师,回来看望孟丽华时,他将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分不少地递到她手中,说:“阿姨,您帮我找个要资助的孩子吧,我要像您一样帮他们!”孟丽华听后十分欣慰,拉着徐亮的手说:“阿姨不要你一分钱,只要你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年来,孤寡老人同样是孟丽华牵挂的对象。
2001年,孟丽华成为一名巾帼志愿者,之后十多年来,孟丽华每个星期都要到福利院去看望孤寡老人们,陪他们说话,帮他们洗衣、洗脚、按摩、梳头。
2002年,孟丽华认识了92岁的范婆婆。范婆婆无儿无女,每次见到孟丽华总有说不完的话。2007年6月,范婆婆因病住进了医院,两个多月里,孟丽华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医院陪她,帮她洗澡、梳头,服侍她大小便。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小孟,如果有一天我要走了,你能来为我送终吗?”孟丽华想都没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2007年9月3号,由于工作的点钞室不能接电话,孟丽华一上午都没有与外面联系,中午下班后才发现手机里有30多个未接电话,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范婆婆可能不行了。果然,打电话到医院一问,老人家已经在上午10点钟左右离开了人世。后来,在她含泪收拾老人房间时,发现床铺上还放着4个已经干瘪的面包,这是她最后一次送去的,老人到最后也没有舍得吃。
范婆婆的去世让孟丽华非常自责,因为她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此后,每当福利院有老人去世,她都要去送最后一程,这些年一共送走了二十多位老人。后来,她一直在想,如果帮助老人的人更多一些就好了,便开始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着大家一起做好事。
2013年,孟丽华和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卞雪松,家政企业家周亚兰,荆楚理工学院教师高才兵等人一道,发起成立了以助残帮困为宗旨的“荆门市圆梦爱心帮扶会”。随后,他们开始筹建残疾人庇护工场。
“这些年我并不觉得苦。我家里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了,我自己一个月有300元块生活费就足够。我的生活简单,但我心安理得,而做公益让我感到快乐。”孟丽华说,除了当年卖房的时候不能理解之外,女儿和丈夫对她这些年做的事情从不抱怨,一家人十分和睦。此外,每年过年都有几十个孩子给她打电话,叫她妈妈、阿姨,说自己又考了100分,说自己买车了、买房了、结婚了,这个时候,她也会由衷地感到幸福。这些年来,她还先后获得了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湖北省十大爱心助残人士等许多荣誉,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些也都是她宝贵的人生财富。
“我做这些事情从未想过要有什么回报,看见被帮助的人生活得好,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孟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