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君
三、创新发展,面向人民,深入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创新动力。无论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还是内容产品质量持续提升,都必须依靠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文化创新性建设。
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公开版)》中, 我们看到,“2015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21655.9 亿元,较 2010 年增长 70.5%;利润总额 1662.1 亿元,增长 54.5%”,同时,“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实施了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电影高新技术应用工程、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全行业数字化发展大大加快。一批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70 家出版机构被确定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传统印刷与互联网加快融合,印刷电子商务平台约 300 家,数字印刷企业近 3000 家。”出版业利润增长明显,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这些都与创新动力驱动密不可分。
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必须持续依靠创新动力,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深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专业化水平,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战略转型任务。
——人民是发展的根本目标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全体出版人也要做到发展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了人民。
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介绍:2016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9.9%,较2012年提高3.6%。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全国建设城乡公共阅报栏(屏)超过10万个。建成农家书屋60多万家,推动10亿多册图书进农村,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前的人均0.13册增加到人均1.25册。边远地区建成卫星数字农家书屋3.5万家。2016年全国出版物发行网点215994个,比2012年底增长24.1%。老少边贫地区和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得到更好保障。“东风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实施范围扩至14个省区,持续开展向少数民族地区赠书报刊等活动。国家新疆民文出版基地、国家内蒙古民文出版基地和国家吉林民文出版基地相继建立,极大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缺少书刊的问题。盲文出版结构更加优化,盲用数字出版系统初步建立,“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全面启动。“百社千校”阅读活动累计捐赠图书400万册,惠及500多万中小学生。可以看到,“十二五”时期,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升级,农村书屋建设提质增效。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不够、数字化覆盖水平不高、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要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2015-2020年)提出的服务项目,基本建成现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做到基本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到“十三五” 期末,实现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 81.6%,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达到70%,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方位推出精品力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出版人的光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高举旗帜引领方向,为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不断贡献出版人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