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4月26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看点 当我们,能够平等地追求爱与自由 让那些资深乐迷回家听唱片 《米花之味》:散发着淡淡清香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米花之味》:散发着淡淡清香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一部反映沉重社会问题的电影作品,应该以怎样的色调和节奏直抵人心?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电影《米花之味》,给出了别样注解——用轻松幽默的姿态和新颖的拍摄风格展现了一个社会的缩影,带来了城市和乡村、传统和现代等观念的碰撞与融合。

在4月20日全国公映之前,影片就曾在2017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作为唯一入围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获得“威尼斯日特别奖”;在2017年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中国新生代最受欢迎影片奖”;在2017年俄罗斯电影节上获得“优胜奖”。

《米花之味》之名源于一种傣族美食米花。那是一种泼水节前后每家每户必备的美食:将上好的糯米浸泡蒸熟,手工压制成饼状,晒干后放入糖水浸润,反复几次,放入香油锅里炸脆。导演鹏飞在为自己新电影命名的前一晚吃到了米花,便决定以此命名。

米花象征着祈福和团圆,这正是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影片讲述了一个外出务工的母亲叶喃返回家乡后与女儿喃杭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的故事。

蓝天白云、金黄原野、孔雀蓝屋、艳丽筒裙,七彩云南极富层次感的自然风光以及时不时的幽默元素,使得《米花之味》呈现出明亮清新的画面质感,在探讨社会问题时不显沉闷,如同米花一样,散发着淡淡清香。

在首映当天的专场观影活动中,导演鹏飞介绍,影片90%的素材取自真实,他和主演英泽都曾到取景地云南沧源的一个村寨中体验生活,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一年,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运用到电影当中,用真实的故事给予观众最真切的感动和震撼。

“在体验生活中我发现留守儿童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这也让我感受到生活阳光的一面,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让我非常感动。”鹏飞说。

影片一直都是在用轻松的基调讲故事。从主人公叶喃返乡路上遇到卖鸡蛋的女童开始,到她与女儿喃杭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整部影片更像一部清淡如水的纪录片,少有渲染气氛的音乐和情节,甚至在面对喃杭的好友喃湘露重病而亡时,都是通过孩子的视角,去讲述一种“感受不到的悲伤”,丝毫没有刻意渲染。

但其平淡背后,却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影片中的情节,是当下很多农村女性和留守儿童都会遇到的问题。

叶喃不在家的那些年里,喃杭变得爱撒谎、逃学和偷窃,成了一名“问题少女”。尽管叶喃努力弥补,但已经肆意生长了多年的女儿却不想接受这从天而降的束缚。在经历了“留下陪伴还是再去打工”的内心挣扎后,叶喃最终选择了留下。这或许是无数农村女性都要经历的心路历程,但选择的不同,也意味着孩子们将面临不同的成长之路。

很多女性依旧处在两难之间,就像饰演叶喃的女演员英泽所说,现代女性已经实现了自立自强,但如何寻找事业和家庭的最佳平衡点,还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对于英泽来说,电影中的乡村生活与她的生活有很大距离,但作为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城市留守儿童”,以及在英国留学时主修社会政策和犯罪学的经历,让她对留守儿童这个社会议题有了更多探索欲望。“通过在沧源体验生活,我发现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关怀,还需要精神上的关爱。”英泽说。

《米花之味》中的社工元素也是一个亮点,影片以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社工李小菲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被称为国内首部社会工作题材的影片。

曾住在一个傣族寨子的社工家里,鹏飞体会到了社工的艰辛,也感动于他们的人文关怀。在影片中,社工的出现,给这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带来了一缕曙光。结尾处,社工们和村民一同到山上完成当地特有的古老祈福民俗。“这些社工没有以从上而下的视角对待村民,而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来陪伴,以文化的凝聚力带领村民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

正因如此,这部影片也得到了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宫蒲光的点赞:“影片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扎根当地,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村民、直面困难、重塑信心,凸显了社会工作在构建美好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我相信这是一部值得思考和回味的电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