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涛
笔者的媳妇老家桥村隶属于安徽池州市长江边的一个小镇,只要不是雨雪天,晚上都能见到有二十来人在跳广场舞,旁边还总有几个妇女在跟着学。
村里的广场舞队形成于五年前,最开始由五六个爱好广场舞的热心村民自发组织,自费购买音响,跳舞场所则在户外的村道。过了两个月这些积极分子向妇代会主任提议由村里聘请一位专业老师教舞,在教了三四次课后由一位有一定舞蹈天赋的村民带着其他人跳。跳舞人数最多时达到五十多人,现稳定在三十多人,年龄段集中在四十七八岁以上的妇女。去年村委会更换地方后跳舞场所固定在村委会大院,音响由镇政府提供,电费由村集体开支。妇女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除了下雨下雪,一年跳舞的时间可达到八九个月,每次跳舞时间夏季从6点半到8点半,冬季则从5点半到7点半。此外,还有十多位村民因路途较远,选择在一处晒谷场上跳。桥村跳广场舞的妇女现已达到四五十人,占全体妇女的三分之一。
广场舞在桥村的兴起与趋于稳定得益于其能为大多数村民接受,这与广场舞的特质有很大关系。首先是相差不大的收入水平使村民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并未呈现很大差异,在村民普遍对身体健康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广场舞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其次,广场舞这一文化娱乐活动所要求的经济门槛低,从成立队伍到现在,队员自愿花钱购买了一套服装,费用在120多元,平时则偶尔购买些扇子等十来元的小物件。另外,广场舞作为通俗舞蹈不需要多少舞蹈基础,因此进入门槛低,现队员学习一支新舞时间在两天左右。这一通俗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伸缩性强,即使中断一段时间也容易跟上。
广场舞在桥村为村民接受且普遍有着加入意愿,表明妇女对广场舞有着很大的需求,这主要在于广场舞的功效。首先是对个体身心健康有帮助。在桥村与村医聊天时得知现村庄患高血压与高血糖等三高人群的比例达到10%-15%,患糖尿病的比例在4%-5%,近四五年比例增长快,年龄段集中在35-55岁。广场舞作为一项全身运动,对颈椎病与高血压等常见病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其次,对个人心情更有调节作用,跳舞的妇女一致感受为跟着音乐陶醉于其中能够忘却不顺心与烦恼,跳完舞后大家还会聊会儿天,将不开心的事情倾诉出来也使得内心烦闷得以宣泄。很多跳舞妇女说,跳舞时为其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刻,当因为天气原因无法跳舞时就感觉浑身不得劲。
广场舞不仅对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有所助益,还对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与村庄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有着积极作用。家庭内部成员间的矛盾尤其是夫妻间的摩擦,经大家一开导就很容易解除,吵架频率自然下降。跳完舞后聊天的话题也很广,从为村里的大龄未婚青年撮合对象、子代是否孝顺老人等家长里短到村庄集体事务,凡是发生在村庄中的事情都会被纳入进来。村庄舆论与内生的规范体系在村民间的聊天与闲话中得以维持与再生,这使得村庄治理仍能依靠传统的人情面子等治理资源。
广场舞不但满足了农村留守妇女的最低文化娱乐生活需求,还提供了建构情感支持网络的媒介,有助于她们保持开放心态,对于其中的积极分子而言,更有一种在为其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当然,农村广场舞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将政府支持与调动村民内生积极性相结合,可以为农村广场舞良性运行提供有效路径。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