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见习记者 陈姝
□ 伍交才 马细连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来到海拔800多米的湖南溆浦县北斗溪镇宝山村茶园,只见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姑娘们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采摘着明前茶。采茶姑娘向满金摘下一片嫩芽闻了闻,微笑地说道:“很香。”
“现在是嫩芽采摘的最佳时节,上好的明前茶每公斤市价接近3000元,这在以前完全是异想天开。”宝山村村支书肖守逢介绍,2013年,村里建立金香高山云雾绿茶专业合作社,培育“云溪茶”品牌,着重提升茶叶品质,干茶市价由每斤10多元涨到220元仍然供不应求。“小绿叶”俨然成了宝山村里的“致富宝”。
宝山村贫困户王行有就是因种茶顺利脱贫的。他向记者介绍,“去年种了5亩茶树,今年刚出产就有5000多元收入,明年增收2万元完全不成问题。”
宝山村地处雪峰山脉,山峦叠翠、阳光充足、降雨充沛,土层深厚、土壤富硒,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历来都有种茶的传统。可是以前占尽“天时地利”的茶农们却一直供应低端茶叶市场,鲜叶卖出后,大多被粗糙炒制成三无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在菜市场小摊位销售。村民张祖兵看着茶业不景气,一度失去信心,家里的茶园也疏于管护。一年下来,茶采的少,品相一般,价钱也就更低了。虽有18亩茶园,当年人均纯收入却达不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2014年,张祖兵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湖南大力推行“四跟四走”精准扶贫模式,鼓励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创收。宝山村有贫困户106户,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当时大部分茶场处于抛荒状态,茶农们积极性不高,大好的发展资源白白浪费掉了,肖守逢焦急又心疼。通过几番讨论,村“两委”决定“以茶兴村、以茶富民”,最终决定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与全村106 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3年多来,合作社统一鲜叶收购标准,规范精细化炒制流程,从源头把控茶叶品质。从简单的茶叶采摘,到烦琐的炒制流程,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从事20多年炒制的技术员谭德理告诉记者,只有严格按照土方法炒制,才能炒出最有特色的茶。
茶叶制成后,合作社聘请设计师精心设计茶叶包装,组建专门营销队伍统一推介、加强营销,产品远销长沙、株洲、湘潭等一些城市,最终让云雾山上的“小绿叶”变成了大品牌,拥抱了大市场,有了新的销路。现在合作社每年可产茶叶7吨多,年产值逾200万元。
销量上去了,鲜叶价格也水涨船高。听闻合作社以每斤30元收购嫩芽,每斤15元收购鲜叶,张祖兵又开始精心管护茶园,修剪改良品种,产量逐年提升,今年一季度明前茶销售额达3万余元。曾经作为贫困户的他,如今过上了勤劳致富的新生活。
“多亏合作社成立,让茶叶有了新品牌,我才能够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户肖冬荣家有七口人,父亲年老多病,小孩嗷嗷待哺,家庭负担十分沉重,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通过“四根四走”产业扶贫项目,合作社吸纳他入股,免费提供1.5万株茶苗,助其建立了4亩茶园,并聘请他的妻子张菊香到合作社务工,每月发放工资1800元。如今茶园基地已建成投产,一季度卖茶叶净赚1.5万元。忙碌在绿油油的茶园里,肖冬荣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茶叶卖得好,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今年我们将新建茶园300亩,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贫困户脱贫后还能致富。”肖守逢介绍,自2015年以来,合作社免费为茶农提供茶苗50余万株,全村茶叶种植面积从400亩扩大到2000亩。而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帮扶等多种方式,合作社已帮助268位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脱贫,贫困户每年最高分红可达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