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时节也正是蜡梅盛开、细雨霏霏的时候,街头巷尾,细细的雨丝夹杂着蜡梅的幽香与香肠的酱香,这都成为我关于故乡春节味蕾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刘翎
在我18岁之前的食材谱系里,是没有“粉肠”这种东西的。因为在我的家乡,大名鼎鼎的“如皋香肠”已以深入我心,扫荡了餐桌上一切其他类型的“肠”。
在故乡,时节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便开始了灌制香肠。如皋香肠以精选的猪夹心(靠后腿无肋骨部分称软肋,又称软五花)和后腿肉为主料,辅以二成的肥肉,分别切成指节大小的肉丁,再用上好的酱油、60度曲酒和适量精盐、白糖、葱姜汁佐料,然后灌入漂洗干净的肠衣内,肠身要求粗细均匀、肉紧实没有空隙。
灌好的香肠用红白相间的花线扎牢,用竹杆串挂起来搭在屋檐下晾晒。一直到晒到瘦肉干、肠皮皱才算大功告成。
腊月时节也正是蜡梅盛开、细雨霏霏的时候,街头巷尾,细细的雨丝夹杂着蜡梅的幽香与香肠的酱香,这都成为我关于故乡春节味蕾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沧海难为水”,吃着这样筋道充实的香肠长大的人,让他对不知道是用猪的什么部位的肉搅成的肉糜,和大量淀粉混合而成的颜色粉叽叽的“肠”有感,那才叫脑袋出问题了。
但在大学食堂里,在只能赶上什么吃什么的情况下,脑子还是必须让位于肚子的。于是,粉肠炒洋葱、粉肠炒黄瓜常成为没有荤菜可选情况下的上佳选择,并努力从大量淀粉中细细咀嚼出一丝丝肉的味道,实在品不出时,就闭眼脑补一下家乡裹着蜡梅幽香的香肠的味道。
谁承想,下部队锻炼时,能畅快地吃上一顿这种炒粉肠竟也成为一种奢望。
那时的连队伙食还停留在温饱阶段,10人一桌,吃饱是基本保证,至于想要把什么东西吃得酣畅淋漓,那只能是主食,那还得紧着往肚里塞才能保证。每天跟我们吃一桌的是同去锻炼的几位小伙伴,因为彼此都顾忌着“形象”和“素质”,所以基本上都能保证每人都能吃上几口荤腥。
记得有一次,炊事班给做了一道青椒炒粉肠。第一轮夹菜结束后,盘里便只剩下了一片粉肠。这片粉肠在绿油油的青椒映衬下,竟是这般的耀眼,居然还是红艳艳的,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那种红。
我眼看着最后一片粉肠落下了,而我们这群人中唯一的女生,她举起了筷子,可是没夹稳,那粉粉的肠便脱离了筷子的束缚,竟一头冲向了大地!全桌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那片粉肠……
其实,恕我书读得少,粉肠这种在粤港地区甚为流行的汉族名菜,是以其五香浓郁、爽口不腻而著称的。只可惜,我去到粤港地区的机会甚少,至今也未得尝到纯正的粉肠滋味,却这么多年任这些非正宗的滋味恣意践踏着我的味蕾,实在是遗憾。希望有机会得一亲尝,好好纠一纠这一已走偏多年的关于粉肠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