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2月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 铁路部门出台春运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武汉“人才新政”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皮山姐妹实现家门口多元创业 山东求职者硕士“男少女多” 两部委重点支持儿童专用药研发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步化解“孔雀东南飞”尴尬

武汉“人才新政”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2017年8月份,汪晓菲搬进了武汉市政府配租给她的人才公寓,住进新居的她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生活质量及幸福感顿时提高了很多。”

汪晓菲是清华大学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2016年7月毕业后,参加了湖北省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办的选调生招聘考试,目前被分配在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办事处进行基层锻炼。到武汉后,她先是跟同学合租,2017年中,看到武汉市出台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可以低于市场价申请租赁房后,便提出了申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拿到了新居的钥匙。

汪晓菲是武汉市2017年一系列人才新政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初,这座拥有89所高校、1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城市启动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矢志以最大的诚意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在5年内留下100万名大学生。紧接着,从2017年6月起,“留汉九条”等一系列支持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三大新政策,推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让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租到房,并制定了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让留汉的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截至2017年12月15日,当年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28.29万人,是2016年的近2倍。在汉新落户的大学毕业生达到13.2万人,是2016年的近6倍。这座“大学之城”昔日人才难留,大学毕业生纷纷“孔雀东南飞”的尴尬逐步化解。

没有梧桐树,留不住金凤凰,对许多初涉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大城市里觅得一处合适的栖身之所是困扰他们的头等难事。在“留汉九条”中,武汉市提出了每年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的目标。就在这一目标公布后不久,2017年7月3日,武汉市招才局便会同市有关部门公布了首批3805套租赁房房源。不久之后,第二批租赁房房源也随即推出。截至2018年1月中旬,武汉市共筹集了11395套大学毕业生租赁房,总面积近57万平方米。

“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的申请流程非常简单快捷,先填写人才公寓申请表,资料审核合格,配租成功后便分配住房,现场看房满意后即可签订合同,拿钥匙入住。我7月份申请,8月份就拿到了钥匙。”汪晓菲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她申请到的公寓有一室一厅,一个月房租800元左右,屋内配备有生活所需的家具和家电,楼下有保安24小时站岗。公寓周围生活便利,离工作单位也不远。

与汪晓菲的情况相似,朱仙红2016年从江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武汉租房生活。了解到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都有机会申请人才公寓后,她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了登记,一周左右就通过了资格审核,顺利住进了洪山区福邻居人才公寓。

“人才公寓条件很好!”朱仙红说。公寓厨卫设施,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交通生活都很方便,两室一厅每月的租金才540元。更重要的是,人才公寓真正给了她家的感觉。在外面租房的时候,一个没有厨卫设施的10平方米的房间一个月要800元租金,还随时可能被房东扫地出门,而更让单身女孩子担心的还有安全问题。但现在,她再也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入住人才公寓的时候签的是两年合同,不用担心搬家;所有入住人才公寓的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核,小区物业有巡逻岗,安全也完全不成问题。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在安排大学毕业生租赁房时充分考虑了房源的生活配套和交通便利,许多大学生租赁房还强调智能化和温情化服务。大学生们看房、预定签约可全程网络操作,入住后,社区线上生活服务系统还可帮忙订餐、打扫、自动代缴水电费,管理人员也竭力为入住的大学生们营造充满包容、信任、安全感的社区氛围。这样的人才公寓得到了毕业大学生们的充分认可。

就在首批大学生租赁房交付使用后,2017年8月26日,武汉市再次提出,要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计划未来五年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当年12月19日,武汉首个长江青年城便在汉口北正式开工,这一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5万套青年公寓,5000个众创空间工位,容纳5万大学生居住。项目将全部纳入武汉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管理体系,面向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出售或出租。未来几年,武汉还将在交通便利、宜居宜业宜创的区域布局建设多个这样的“青年城”。

要在一座城市真正实现安居,户口也是许多人必须考虑的问题。2017年10月,武汉出台大学毕业生落户专项政策,规定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则不受年龄限制,实现了大学生落户的“零门槛”。 10月16日,31岁的内蒙古包头人王艳成为这一政策出台后落户成功的第一人,随后,办理落户手续的大学毕业生挤满了各区的政务中心,在大学集中的光谷区域,新政出台后半年,大学毕业生落户数量便已超过了2016年全年落户总量的10倍。为让大学生们在落户时“少跑腿、少证明、少排队”,各区户政窗口均加派了人手,延长了上班时间。

要留住人才,合适的待遇同样不可或缺。2017年10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4万元,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全市近500家企业带头响应这一政策。当年11月2日,武汉发布首批31662个“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校园招聘岗位,所有岗位的薪资均达到了最低年薪标准,其中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万个。当年12月,武汉启动了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20余场“校招”, 参与企业的岗位薪资也都在“标准”之上。而在该市于上海、成都、南京等地开展的校园招聘活动中,最低年薪标准也被写进了合同。

“我是从事‘红色物业’的党员大学生,工资待遇是远高于官方发布的最低薪酬标准的。”朱仙红告诉记者,现在房租也没压力,收入完全能保证在武汉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满足女孩子爱美爱运动的需求,年底还能有点结余孝敬父母。

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共武汉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构建经济赶超发展新格局被确定为武汉市2018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而构筑人才“金字塔”则是其中战略之一。新的一年,武汉将继续以满满的诚意深化“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确保全年吸引大学生超过20万,为打造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筑起深厚的人才根基。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教育和医疗条件都很好,生活压力不高,比较宜居,现在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潜力也很大。”汪晓菲表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才新政,我感受了大武汉的热情,看到了武汉对大学生的诚意和重视,也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我会在这里定居下来。”

记者手记

善待大学生就是善待城市的未来

人才是经济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的活力之源。城市在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留住一位大学生,就相当于留住了他的家庭,留住了他的人生,城市便因之多了一份活力,未来也因之多了一份希望。

作为华中重镇,武汉拥有各类高校89所,在校大学生130万,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球单个城市前列。大学生,无疑是这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2017年,武汉举办了9场校友资智回汉专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3014亿元,占全市招商签约总额51.9%,江城“校友”的力量,“汉产”人才的价值可见一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座“大学之城”一度留不住大学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孔雀东南飞”,“墙内开花墙外香”。从这个角度看, 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启动实施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无疑是抓住了城市发展的关键,找到了培育城市未来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武汉市宁可牺牲一些眼前的短期利益,也要解决好大学生的落户、就业、创业、居住等现实问题,无疑也是着眼长远的高明之举。留下大学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与城市共创未来,只有先帮他们实现安居乐业,这些年轻人才有可能留下来安心发展。

善待大学生就是善待城市的未来,今天对人才的每一分诚意与尊重,都将为城市的明天增添一分夺目的光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