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本报微博团队监测到网民反映PG ONE的歌曲《圣诞夜》涉嫌教唆青少年吸毒并侮辱女性后,在第一时间予以严正回应。1月4日,本报官微刊发评论《教唆青少与公开侮辱妇女,PG ONE这次可能真的摊上大事了》,文中指出,“PG ONE的歌曲《圣诞夜》教唆青少年吸毒与侮辱妇女”,甚至可能“已经触犯到国家的相关法律”。文章发布后,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就此打响了批判PG ONE 的“第一枪”。
随后,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跟进,形成舆论合力,迫使PG ONE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参加“中国有嘻哈live巡回演唱会——长沙站”的演出。
反对恶俗文化、为青少年成长营造清朗环境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报今日将从文艺环境和审美教育两个角度,继续深入探讨PG ONE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影响。
不能让低俗音乐影响新生代审美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近日,中国妇女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集中批评嘻哈歌手PG ONE在唱词中教唆青少年吸毒与侮辱妇女,由此引发部分粉丝不满,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甚至违规使用单位官方微博为其“打Call”。PG ONE的核心粉丝群体以“95后”和未成年的“00后”为主,这不禁令公众担忧:偶像说唱歌曲中所倡导的有违法律和公共道德的价值观,是否会成为他们将来面对世界的人生态度?
其实嘻哈在诞生之初曾经历过野蛮生长时期,性、嗑药、炫富、混帮派等灰色素材经常出现在唱词中,受到诟病。后来这类不健康的创作理念被嘻哈界所摒弃,积极向上的作品占据了主流,但低俗作品仍难禁绝。PG ONE的《圣诞夜》早就备受批评,却还在传唱,直至此次被批方休。为何某些新生代对低俗嘻哈缺乏抵抗力?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嘻哈之所以备受新生代青睐,缘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嘻哈本是亚文化领域的一种表演形式,从表演场所、穿着打扮到内容、旋律、唱法皆有别于主流文化,因而被打上“个性”“叛逆”“潮”“酷”等标签。这正与青少年渴望挣脱束缚、张扬自我、不走寻常路的内心世界高度契合,因而在这一群体中颇受追捧。2017年,形式新颖、唱词直白的嘻哈经由音乐选秀节目在中国收获了大量粉丝,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嘻哈元年”。
在某些青少年当中,主流文化的魅力不敌亚文化,根源何在?除了嘻哈自身的特质之外,恐怕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与快意说唱的嘻哈相比,我们的文化教育更属意于苦心说教。尤其音乐、审美教育,在“以分数为指挥棒”的教育观影响下,要么父母小时候读的书儿女还在用,多年都是一副枯燥呆板的老面孔;要么不受重视,经常让位于对升学率起决定性作用的重点科目。
后果显而易见——曾几何时,中国儿歌饱含理想主义与人文精神,现如今创作却出现严重断层,与新时代脱节的老儿歌成了只在课堂上才会唱的“堂上曲”。
新生代的音乐、审美教育不能交给低俗嘻哈,但也应该对我们的文化教育进行深刻反思。主流文化能不能在坚守内核的同时,与时俱进,也很潮、很酷、很个性、不走寻常路?这是新时代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要让新生代对低俗音乐说“不”,一方面,要壮其体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学养、修养,加强他们的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涵养其音乐品位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要富其心灵,积极创作出符合青少年生理特点和精神需求的,既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又新颖、鲜活、接地气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音乐作品,用真善美挤压低俗、庸俗、媚俗的市场,实现激浊扬清。
美国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醒道:“我们必须记住,现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现代成人的范例。当我们谈论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自己是什么。”青少年世界的问题,其实源于成人世界。只有成人改变了,他们才会随之改变。
抵制无德艺人 各方守土有责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特约评论员 高富强
1月4日中午,评论文章《教唆青少年吸毒与公开侮辱妇女,PG ONE这次可能真的摊上大事了》在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刚一上线,舆情就被瞬间点燃。
尽管短短三个半小时之后,PG ONE就发微博“郑重道歉”并全网下架产品,但舆论的风暴却并没有平息,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网以及中国日报等一大波主流媒体纷纷跟进,PG ONE的名字不但上了热搜,还长时间霸占了“榜眼”的位置。不过,PG ONE这一次霸占头条并不是因为歌唱得好舞耍得棒,而是因为作品《圣诞夜》涉嫌教唆吸毒与侮辱妇女。
随着主流媒体批判火力的加大, PG ONE更多的“黑料”被网友扒了出来——
2015年1月17日,在“地下八公里”节目中,PG ONE为了diss小青龙,竟然高唱“不要说那些了,说来说去还是聊废话,你想说火爆的,那我送你去见姚贝娜”。而彼时,距青年女歌手姚贝娜去世还不足30个小时。据说,对于用姚贝娜做韵脚的事,PG ONE不但一直没有道歉,而且在之后的活动中还唱过那首歌。
2017年6月26日,PG ONE在自己的陌陌账号上发布了一张大麻的照片,并配有“约么”两个字。照片疑似在宾馆拍摄,仅能看到三个人的腿和一个人的手,那只手拿的就是一个装有八九粒大麻的小塑料包装袋。大麻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毒品之一,而这一天是世界禁毒日。
如果没有这次舆论风暴,PG ONE估计还会继续炙手可热。“中国有嘻哈live巡回演唱会——长沙站”定于1月6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宣传海报中赫然印有PG ONE的名字。只是,近日来有关PG ONE的负面舆情一直“高烧不退”,主办方在开唱当天才紧急发布“声明”,称PG ONE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参加演出,对歌迷“深表歉意”。
之后,PG ONE败走麦城,之前代言的一些产品的视频,据有关媒体报道,“已经全部被删了”。由之前的众人膜拜到如今的万人唾弃,一夜之间,PG ONE得到的是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待遇。
挑战公序良俗,挑衅法律底线,缺乏基本的悲悯之情,再加上歌曲“教唆青少年吸毒与公开侮辱妇女”,这个PG ONE可谓“劣迹斑斑”。但令人费解的是,虽然PG ONE负面新闻不断,但他的事业却风生水起,“钱途”一片大好。有媒体报道,在获得“中国有嘻哈”全国总冠军后,PG ONE风光无限地登上了“快乐大本营”“英雄联盟”等综艺舞台。在代言产品方面,雅施兰黛、农夫山泉以及麦当劳,PG ONE更是“代言接到手软”。
事实上,无论是侮辱逝者姚贝娜,还是在社交媒体公开发布大麻照片,PG ONE的“辉煌事迹”都曾在互联网上引发过争议。甚至,那首点燃本次舆论风暴的嘻哈歌曲《圣诞夜》,都是在各种音乐平台传播了数年的作品。当众多网友都在瞠目结舌地惊叹“这种人都能火”时,我们必须追问:谁在给劣质艺人提供生存空间?
PG ONE的污点就清清楚楚地刻在那里,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却能任尔东西南北风屹立不倒,成为深受青少年追捧的“网红”,甚至某部门工作人员还用本单位的官微给其“疯狂打call”。我想,造成这一乱象的原因,固然与某些年轻人缺乏是非判断能力有关,但何尝不是某些传播平台,在“流量”的刺激下,给庸俗恶俗媚俗作品提供舞台;何尝不是某些演艺公司,在利益的蛊惑下,给无德缺德失德艺人拉票站台。
无知少年的盲目崇拜,演艺公司的节操丧失,传播平台的推波助澜,让不该登上大雅之堂的艺人和作品,找到了生存的空间,不但收获了大量的拥趸,还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圈子。劣质艺人荼毒少年,一些深受其害的少年或许有一天会反过来成长为劣质艺人,如果不斩断这条恶性循环的链条,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误入歧途。
去年12月,针对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一些乱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备案管理和违规处理的通知》,再次重申广播电视节目要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要严肃整治在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上出现的问题。
就在笔者写这篇评论文章之际,又接到网友爆料,又有一名嘻哈歌手演唱的歌曲存在问题,内容涉嫌美化拐卖妇女犯罪行为。铲除诸如PG ONE之类的劣质艺人与作品,绝不能指望媒体一个一个地曝光,演艺公司、传播平台以及广告商家,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抵制无德艺人,抵制不良作品,共守文艺净土。
否则,一个PG ONE倒下了,还会有更多的PG ONE继续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