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有一项活动覆盖全区、贯穿全年——全区67家单位全部参与,在辖区所有街道、社区(村)、楼宇(楼道)开展各级“好人”评选。
在蜀山,公众假期之外,有一个“节日”人人皆知——“好人节”。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蜀山“好人”?区文明办负责人的答案简单明了:“不管你是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还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只要你的行为被他人点赞、成为周围人学习的榜样,你就是‘好人’。”
蜀山“好人”有多少?来自区文明办的数据一目了然:截至目前,全区已先后涌现两名全国道德模范、25名“中国好人”、16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蜀山好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在合肥市各县区中独占鳌头。三年来,全区自评自树的各级“好人”达187名。
为什么如此重视“好人”选树?区委书记李学明开宗明义:“好人体现了一个社会的集体文明。近年来, 蜀山好人选树、礼敬好人以及好人精神的传承, 奠定了蜀山社会和谐稳定的人文基础,为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凡人善举扎牢蜀山文明之“根”
金际银和金长清,两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在蜀山区产业园区邓店村却是家喻户晓。
“没干啥大事,我就是帮咱合肥人守了守水源。”轮椅上,瘦削的金际银老人用双手重新摆了摆两条枯瘦的双腿。这双腿,曾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以每天上百里的频率和强度,将有“合肥大水缸”之称的董铺水库旁的800亩涵养水源公益林,“丈量”了一遍又一遍。
2010年,老人罹患食道癌,为了信守“护林人”的承诺,自小在林子里长大的儿子金长清,二话不说放弃了收入稳定的出租车司机工作,从父亲手中接过袖标和灭火工具。“小时候,父亲总跟我们说,做人要‘一诺千金’”,在数次“好人”巡讲中,金长清总是重复这几句话:“哪天我干不动了,我儿子也会来接我的班。我答应了父亲、答应了政府,要护好这片林!”
事实上,在蜀山,这样的凡人善举和“平民英雄”不胜枚举——用微薄的退休金坚持助学30多年的葛惠珍夫妇;没日没夜奔波在打击传销一线,总结出一套可用好用的“打传”经验,却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区市场监管稽查大队副大队长薛军;承办“西藏班”,为民族教育呕心沥血,被藏族学生亲切地称作“合肥阿爸”的市三十五中校长范德标……
“好人”美名扬,“好人”精神传帮带。如今的蜀山,几乎每一个楼栋、每一个村(社区)都有“足以为人称道”的“好人”。“这些‘好人’,全部来自普通百姓,他们的凡人善举说不上轰轰烈烈,却可以为人所学,更容易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成为周围人学习的榜样。他们以真实可感的‘好人’故事,让蜀山社会文明之‘根’越扎越牢、越扎越深。”说到蜀山区的“好人”现象,区长葛斌深有感触。
机制举措铸就社会和谐之“魂”
“总书记关于重视家庭、家风、家教的论述,引领我们在各级‘好人’选树中,将着眼点放在良好家庭文化的塑造和传承上。在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担任蜀山区委书记的四年里,一直将文明创建摆在首位的李学明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说:“凡有大成者,无不厚德载物。大到国家、民族,小至街道、社区,崇德向善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区文明办谋划,全区上下合力推动,从2015年起,“好人节”成为蜀山区的固定节日,每年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都在不断延长、丰富,“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已蔚然成风。
随之,《蜀山区各级好人评选奖励办法》出台,规范的发现、推荐、评选身边“好人”机制逐步形成。三年来,72名楼栋、村(社区)、街道、区四级“好人”从昔日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蜚声一方,形成“好人”风尚。
“好人”在奉献社会的同时,理应受到更多敬重与关爱。2016年末,蜀山区设立“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专项帮扶资金”,从最初的10万元到如今的每年100多万元。通过上门慰问、资金帮扶,赠送体检卡、读书卡、交通卡等,对该区各级“好人”分层礼遇,重点帮扶贫困“好人”家庭。
三年来,政府助推,好人频现。如今,收集好人事迹线索近5000条的“蜀山好人库”已经建立。好人“人人敬”的荣誉机制、“人人帮”的扶助礼遇机制、“人人学”的转化机制,已日趋完善。
“好人”效应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这座城市。去年,“蜀山好人”选树机制入选2016年度合肥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案例。11月下旬,合肥市首届暨蜀山区第三届“好人节”颁奖典礼即将由合肥市和蜀山区共同举办,“好人之根,不光要扎牢在蜀山的土地上,也应在合肥这座创新发展的‘大湖名城’根深叶茂,让道德的光辉成为引领这座高速运转城市的和谐发展之‘魂’。”合肥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