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开幕式上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来源:中新网 钟欣/摄)
编者按
七夕乞巧,传于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历来有“女儿节”之称。在传统社会,乞巧节仪式打破了日常禁忌,展露出女性摒弃传统角色定型的一面,也为增强女性的自信与表现自我提供了机会。但也应看到,乞巧女儿节活动仍带有将女性限制在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文化印迹。随着社会发展,乞巧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人们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要求更加丰富和多元,这要求乞巧女儿节适应时代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变革创新。
■ 李亚妮
七夕乞巧,源于远古神秘的日月星辰崇拜,传于美丽动人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历来有着“女儿节”之称。自汉时至今日,乞巧节仍在全国各地流传。从历史记载看,乞巧节是一个颇为壮观的盛大节日,历时七日,热闹非凡。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有记载:“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中庭以乞巧”。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七夕节的乞巧活动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社会发展,乞巧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乞巧女儿节的文化内涵与性别文化价值
仪式通常带有强化秩序和整合社会的功能。乞巧女儿节通过仪式活动让未婚女性与已婚女性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是文化传递与女性角色规范的场域。不论是用性别建构论还是性别操演理论来解释,都不脱离女性借助节日场域构建女性社会性别认同的过程。
首先,性别角色的认同过程,离不开仪式中对女性文化和技艺传承的过程。乞巧仪式的组织和筹备多由年长妇女操持,从模样俊俏的“巧娘娘”的装扮,到生出嫩嫩可人的巧芽,再到供奉给“巧娘娘”的各种形态的供馃、工艺品,外加优美动人的乞巧歌舞等,无不来自老一辈能手们的指点与教授。笔者曾在陕西凤翔曹家庄村的乞巧仪式上看到“巧娘娘”打扮得光彩照人:头戴两朵大莲花,身穿红衣花裤裙,下坠绿穗,脚蹬浅蓝色三寸金莲小绣花鞋,两手扶着扶手,看着来来往往忙碌着的人们,神态喜庆而安然。这些都是年长的女性带着年轻女性完成的,家有母亲或姑嫂感兴趣或参与过的,则更是直接传承人。在这里,民间的扎花、草编、刺绣、面食等艺术聚在一起,在品评鉴赏中传承,提升了地方民间艺术的水平。姑娘们在仪式的筹备和组织过程中,既掌握了工艺技能,又学习了人际交往与沟通,也多了一些女性私语。
其次,乞巧仪式更多传递着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民间社会不是靠礼书,而是靠礼俗来规范、强化人们的行为、观念和思想。乞巧女儿节是对女性家庭角色的规训,让女性产生性别认同感的场域,通过仪式中的坐巧、迎巧、祭巧、送巧等多个环节,将“巧娘娘”作为中国文化视域下的理想女性,集貌美、手巧、才艺、美德于一身,从女红到家务能力,从能歌善舞到生育能力。乞巧歌中充分表达了未婚女子对心灵手巧的期盼,既祈盼巧于刺绣裁剪和日常家务,勤劳致富,也祈盼巧于琴棋书画笔墨之意。西和乞巧歌中唱到,“我给巧娘娘许心愿,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巧了赐个花瓣儿,不巧了赐个鞋扇儿……巧娘娘给我赐花瓣, 照着花瓣了心愿。巧娘娘给我赐吉祥, 我给巧娘娘烧长香。”
可以说,在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乞巧节仪式打破了日常的禁忌,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展露她们在女红、家务方面的心灵手巧,摒弃其规训妇女传统角色定型的一面,乞巧节也为增强女性的自信与表现自我提供了机会,是女性自我赋权,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
乞巧女儿节的“摆七夕”已经成为才艺的大展览、大比拼,是一项生产和娱乐相结合的活动。姑娘们将亲自或在年长者帮助下完成的各类精美的手工艺品拿出来,摆放在“巧娘娘”面前的供桌上,供他人观赏品评。生巧也是技艺比拼的重要项目。不仅“巧芽”有生殖和禁忌的蕴意,而且生巧芽的过程也是呵护生命辛勤耕耘的过程,有一定的技术水准,需要掌握好浇水换水和日照的时间与量,还要随时注意扶正捆绑保其直立。巧芽如果被大家公认为最佳而当作供品、礼物时,主人会感到无上荣幸。这种才艺和能力的展示平台,在传统社会难能可贵,在当今多元文化下,更具有新的含义。
最后,乞巧仪式被认为是姑娘们的狂欢节日,她们在节日中得到适时的解放和自由。姑娘们在仪式中充分参与,从乞巧仪式的选址,到联络筹资、练歌备装,再到生巧芽、乞巧仪式等,这是姑娘们协调组织能力锻炼的大好机会。据文献记载,按照传统,在西和县,乞巧时,巧娘娘的纸扎像要安坐在某一户人家里。这户坐巧人家,就成了本年度乞巧活动的场所。许多乞巧点,往往没有现成的坐巧条件。热心能干的姑娘们就需要千方百计去做各方面的工作。选定坐巧人家后,乞巧组织者马上会作出安排,在姑娘之中开展相互联络的工作,以壮大乞巧队伍。姑娘们会积极行动,以邻找邻、友寻友的方式进行联络。除此之外,仪式过程中人员的安排、仪式环节的衔接,还包括拜巧、唱巧、卜巧等,既要组织好姐妹的展示,也要照应到神灵的赐予,还要关照到观众的欣赏,其中还少不了财务上的平衡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姑娘们在七天八夜的仪式活动和长达一两个月的筹备过程中,从组织协调到才艺技能,都有了很大提升,最后自信地展示在众人面前,用实际行动迎接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确为女性自我赋权提升地位的表现所在。
乞巧女儿节的传承与变迁
如今,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受教育率普遍提高,女性认知世界的范围逐渐扩大,改造自我世界的能力提高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浪潮把广大青壮年卷入,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步入了新的场域。经济模式的转换,带来了社会角色的多样化,传统的单一的农织经济受到冲击,人们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要求更加丰富和多元,乞巧节在传承中逐渐发生着变异,节日的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和调整。女性借助仪式来表达自我,这是乞巧女儿节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乞巧节至今流传的重要意义。同时,乞巧女儿节传承着一种热爱生活、勤劳致富的价值观,也传递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和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值得尊重和保护。
但是,也应看到,乞巧女儿节的活动仍带有将女性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文化印迹。目前,中国的男女平等价值观还未在全体民众中普遍确立,在性别平等方面还有些差距。乞巧女儿节的传承还需要更好的保护环境和适应时代需要的变革创新,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并做出积极贡献有目共睹的新环境,乞巧活动的传承还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丰富和更新。
当前社会,女性在家庭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在社会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扮演着越来越丰富的角色,包括农民、家政服务人员、技术员、司机、商人、体育运动员、科学家、政治家、律师、教师、艺术家等等。不论在什么岗位,女性都有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所以,乞巧中女性角色期待和“巧”的内涵的丰富与多元,应摒弃刻板印象和偏见内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丰富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社会认同,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并彰显有活力的民俗文化。
(作者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