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2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工作重要指示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妇联改革 恒爱行动温暖新疆儿童 六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开始播出 违法违规开展健康传播活动将被处理 政策“护航”,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迎来“春天” 宁夏“巾帼扶贫车间”让贫困妇女当上股东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头办厂 门口就业 入股分红 收入翻番

宁夏“巾帼扶贫车间”让贫困妇女当上股东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党柏峰

□ 马妮娜

“现在通过计件工资和入股分红,有些妇女的月工资收入已经达到了4000多元。”前不久刚从基层调研回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发展部副部长张庆口中的“挣钱达人”,是宁夏灵武市的生态移民村郝家桥镇泾灵村的“巾帼扶贫车间”的工人。“自从有了‘巾帼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移民地区妇女的留守等问题,还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对下一代的教育也起到引导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移民妇女走出家门,当上了‘上班族’,她们不仅每月有工资,还通过创业贷款得到分红。”张庆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为解决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及移民区妇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创造性提出了创建“巾帼扶贫车间”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协会+妇联组织+妇女”精准帮扶模式,有效带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针对贫困地区、移民地区妇女基础差、缺技术、就业难、难出门的问题,宁夏妇联、宁夏妇女手工制品协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进企业,通过筑巢引凤,加大投入,建设“巾帼扶贫车间”,发展妇女手工制品产业,建立巾帼扶贫长效机制,有效带动妇女脱贫致富。截至今年6月,宁夏全区共创建“巾帼扶贫车间”30个,吸纳4519名妇女就业,开展妇女技能培训600场次,培训妇女3.9万人次,扶持建档立卡妇女3200人,人均收入达1.7万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玲表示,“‘巾帼扶贫车间’的建立,为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创收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意味着妇女脱贫工作进入了一个以手工产业发展促进稳定脱贫的新阶段,是妇联组织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抓手。”

工厂建在村口

妇女就业不离家

“针对很多移民地区的妇女需要兼顾家庭的需求,这些企业都是将厂子建在村口,产业建在村头,有些工作甚至可以拿回家里去完成,扶贫车间被大家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宁夏妇联发展部部长马学智告诉记者。

灵武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81户7453人,其中妇女2815人,都是从西海固地区扶贫搬迁而来。帮助移民地区贫困妇女解决“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问题,成为当地妇联的头等大事。

2016年,宁夏灵武市妇联联合龙头企业,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在生态移民村郝家桥镇泾灵村开工建设占地3300平方米的“巾帼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妇女群众就地就近灵活就业。目前,工厂已成功争取裘皮缝制、皮毛饰品加工、手工编织订单2600万元,带动300名妇女实现就业,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

“现在很多妇女意识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们由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上下班’的概念,不再靠天吃饭,靠政府的救济,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潜移默化中对下一代也有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马学智说。

加强技术扶贫

提升妇女脱贫技能

移民村的贫困妇女杨巧珍,过去住在大山里,种地难,增收难。搬到移民村以后,她积极参加妇联组织的手工技能培训,免费学习了三个月的羊绒衫套扣技术,掌握了手工技能,现在在村里的“巾帼扶贫工厂”上班,老人孩子也能照顾上,不仅实现了持家创收两不误,她的辛苦劳动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由于是计件工资,干得越多拿得越多,妇女参与的积极性高,她们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技能就可上岗,而上岗就有收入,可以说是零风险就业。”张庆说。

记者了解到,针对贫困妇女缺乏劳动技能的实际,灵武市妇联大力实施“巾帼巧手扶贫行动”,引进师资开展“巾帼脱贫培训”,累计举办手工刺绣、编织等技能培训班42期,实现全市14个贫困村培训全覆盖,使贫困妇女掌握一技之长,用一双巧手编织幸福美好生活。

创新金融扶贫

贫困妇女成股东

针对贫困妇女缺少创业资金的实际,灵武市妇联大力推进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创新“入股分红+就业”金融扶贫模式,提高了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脱贫实效。

在政策推进上,当地妇联争取设立了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金融扶贫基金256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及市财政各注入1280万元,按照1∶5发放贷款。其中,560万元是定向14个贫困村的妇女创业及扶贫贷款。

在贷款使用上,贫困妇女利用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现金入股,与企业主体共同建设加工基地。在利润分红上,按贫困妇女参股10万元,取得保底6000元收益分红。

目前,在妇联帮扶下,“巾帼扶贫工厂”已有22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申请到了10万元国家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现金入股企业后,每人年底将分红6000元,加上计件和保底工资两项,稳定就业后人均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余元。

据了解,这种“金融+公司+基地+妇女”结对帮扶模式,让妇女群众成为股东,工厂成为妇女群众自己的事业,特别是让发展能力弱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入股分红得股金、基地就业得薪金、生产提成得奖金,实现了长久增收、稳定脱贫。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