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独生子女在海外:“精英”背后的性别观察 女性主义方法论对性别社会学影响的再思考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研究视窗

《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中的女性青年》

作者: 梁维科 杨花艳 梁维静

女性青年在由男性主导的数字游戏亚文化中处于双重边缘地位。在数字游戏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无论是游戏内容本身还是消费数字游戏的群体,女性青年以“游戏角色”“休闲玩家”和“游戏主播”等形式一直在场。女性青年消费数字游戏集中于智能手机平台,偏重于休闲益智类和“女性向”游戏,多为打发碎片化时间的“休闲玩家”。女性青年参与数字游戏亚文化的实践受家庭、学校、工作等因素的制约明显,表现出更大的暂时性和流变性。无论是数字游戏中的女性角色、游戏的代言人还是游戏女主播,在数字游戏亚文化实践之中,女性身体作为男性注视和消遣对象的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17年第3期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作者:马骍

基于2014年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作者利用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迁移模式中的流动女性就业机会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单身女性就业概率最高,半家庭式流动女性就业概率居中,举家式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最低。随迁子女数量也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流入地每增加一个孩子,女性就业概率将降低20%左右。此外,女性流动人口个体特征以及流动特征也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在流入地居住时间每增加一年,就业概率大致提高3.6%左右。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过程中的女性就业劣势可能随着人口流动长期化发展得到相应的补偿,长期流动对女性就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书写“她”的历史:非洲妇女史的兴起与发展》

作者:郑晓霞

非洲独立后,非洲学者怀着民族主义的强烈情感,燃起重新挖掘非洲历史的激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史学、非洲史学、全球和非洲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下,非洲妇女研究开始崭露头角。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整体上还是处于萌芽阶段。随着妇女史的发展,非洲妇女研究的对象从一开始的精英妇女向普通的城市和乡村女性扩展,包括女佣、女巫、女工、女奴和农业妇女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非洲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起,非洲妇女研究呈现跨学科多元化的特点。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

《后现代主体理论转向中的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理论再审视》

作者:赵娜

承认理论、服从理论以及性别操演论三个维度的梳理有助于全面评价巴特勒的主体理论发展。承认是非规范主体追求性别平等的理想;服从是权力话语关系中主体形成的条件;性别操演是巴特勒主体建构的根基,体现了其理论的超前性。巴特勒后现代主体理论既关注主体的能动性力量,也深刻体悟到主体在权力话语中服从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的反抗性行动,从而在协商中获得权力话语的承认,成为合适的主体。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同性相斥还是异性相吸:基于性别视角的同胞关系研究》

作者:吴杰 王云强 郭本禹

同胞关系是个体一生中维持最长久的人际关系,既有合作支持,也有竞争冲突。性别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父母的生育意愿和养育方式以及同胞间的相互认知和交流互动。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同胞关系的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性别差异、性别组合与同胞关系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来源:《西北人口》2017年第4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