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5月1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什刹海 独一无二的归人 《大乔小乔》:一个计划外的故事 蔷薇花又开了 “糖僧” 此身只合江南老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蔷薇花又开了

花儿们的“年年相似”是遗传基因决定的,而母亲这一代人坚韧、勤劳、节俭和利他的这些品性,能像花儿一样代代传递下去吗?

■ 朱钦芦

我家小花园里种着几株藤蔓繁茂的蔷薇,一到“五一”前后,粉红色的花朵便竞相绽开。此时,围栏、窗户和墙上都挂满了花朵,垂坠下来,就像是一道花瀑布,于是小院里便弥漫出玫瑰味道的甜香。这是家里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我们把院子冲洗得干干净净,接着就是邀请朋友来家,坐在花丛下品茗、留影。

今年,蔷薇花又如约准时地绽放了,还是那般密集,还是那般娇艳,还是那般甜香。但是,注视着这些怡人的花儿,我却有一种惊心的感觉。是的,去年就是在这个时候,老家传来了母亲脑梗昏迷的消息!待我急急忙忙地赶回去,虽然母亲仍在呼吸,但是她的眼睛已经不再睁开了。

不,确切地说,后来还睁开了一次。那是在她回光返照之际,突然睁开了眼睛,似乎要向我们作最后的道别。母亲走后不到二十天,身体原本好好的父亲,在离自己的百岁生日只有几个月的日子里也相随而去了。我们大家都相信,只要母亲好好的,父亲也不会有事,这个大家庭就还是一个汇聚了四代三十多口人、热热闹闹和和美美的一个社会单元。因为,母亲是这个大家庭的精神核心。

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在外地工作,每年只在家里出现十来天。而我们7个孩子,除了四姐由姑妈养了些年,小弟过继给舅舅外,其他全由母亲一手带大。少年不识愁滋味,在自己养大一个孩子之前,我不知道抚养这么多孩子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和体会,现在是越想越觉得难以想象,越想越由衷地佩服、爱戴和敬重母亲。现在的年轻一代经常用“压力山大”形容生活的压力。是的,他们找工作困难,住房困难,职业对他们的要求高。可是,比起母亲那代人当时面临的压力,我觉得那只能算小儿科。

不说别的,在那时,吃饱穿暖就是家家户户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实母亲那时还是个职业妇女,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照顾这一家子,我不知道她有怎样的三头六臂才做到这一切的。反正我记忆中的她从来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总有做不完的事,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永远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她用坚强的肩膀和一双勤劳的手,把她所有的孩子带出了物质困乏的岁月。不仅没有一个孩子夭折,而且都好胳膊好腿,日后成为社会合格的建设成员。

我不记得母亲对我们讲过什么做人的大道理,但是她通过每一件具体的事情该怎么做传递了她的教育理念。在她无声的身教影响下,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坚强、勤劳、节俭、正直、诚实和实干。因此虽然没有条件受很好的学校教育,但是我们兄弟姐妹特别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上学时做好学生,工作时做好员工,为人夫为人妻时是好配偶,为人父为人母时是好父母。现在不仅我们这一代,就连我们的下一代所有成员中,没有一个是这个社会的残次品;十多个小家庭没有一个是在冲突中磕磕绊绊过日子的。

家庭和睦,亲慈子孝,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就是社会这个躯体上的一粒良性细胞,而母亲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不仅向家庭贡献了她全部的爱,也向社会履行了她全部的责任。

母亲走后一段时间里,我和兄弟姐妹经常追忆她。我们在彼此和母亲的故事中发现,母亲的爱是无私的,每个儿女都均衡地感受到了。我们谈到母亲吃饭时总是在所有人之后才举筷子,醒悟到那是她在生活困难时期养成的习惯,为了把饭菜紧着我们吃。我们谈到母亲年轻时为何有时莫名其妙地发火,领悟到是她心里积压了太多的生活压力需要释放。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母亲于我们是家里的擎天柱,即便她疾病缠身时,只要她存在,这个世界于我们就不一样。不过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让母亲和父亲晚年的生活既无衣食之忧,亦无家庭矛盾之虑,儿孙满堂,生活得幸福美满,未留下什么人生遗憾。

凝视着盛开的蔷薇花,我想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儿们的年年相似是遗传基因决定的。母亲这一代人坚韧、勤劳、节俭和利他的这些品性,能像花儿一样一代代传递下去吗?可是社会现实让我有些叹息“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上一代人的这些美德难道没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条件了吗?我一时不大想得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