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张鲁豫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5000多年的传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那么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将其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中坚力量是谁?所谓的中坚力量是否能够成为担纲传承重任的坚实桥梁?
打造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任重道远
北京海淀区某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子涵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千字文》《声律启蒙》的诵读,但学校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仅仅在晨读时间由孩子们自行诵读。王子涵的母亲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4年下来孩子什么都没记住。”
山东省济南市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万丰告诉记者,“中考必考的传统文化老师会帮学生划出考试范围,我们的学习重点还是在基础课程上。”
不重视、变文化为知识是目前传统文化在校园里遭遇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队伍自身传统文化的严重匮乏。
北京市星火小学是北京市海淀区传统文化校之一,在近3年来北京国际书展上,可见到一群身穿汉服的星火小学学生诵读经典的场景。即便如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依然不足。星火小学校长关红认为,多数教师很难将传统文化正确、细致、系统地教授给学生,学校只能利用寒暑假聘请校外的国学老师带领孩子和本校老师诵念、学习《孝经》《大学》《中庸》。
据悉,请进外援已成为很多学校解决师资传统文化修养匮乏的无奈之举。书法家赵文耕受聘于北京实验二小朝阳分校书法老师已有一学期,他告诉记者,下个学期学校会将原本一周两次的书法课增加到一周四次,但赵文耕也表示,即使课程再增加一倍仍旧无法满足所有班级的需求。
在国学家张卫东先生看来,“变偶一为之为常态,是传统文化贯彻到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自幼跟随朱家溍、吴鸿迈、周铨庵等大师学习传统文化的张卫东对此深有体会:“《论语》开篇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见‘学’与‘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学’有三层含义,一是跟谁学?二是学什么?三是怎么学?”张卫东先生进一步向记者解释道:古时世人选择私塾先生的标准很严格,“必择人品端方,学问通彻,不嗜烟赌,而又不作辍、不惮其烦、勤于讲解者,方足以当此任”。这一点从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林如海聘请贾雨村、秦邦业东拼西凑借钱也要将秦钟送交贾代儒可窥见一斑。
为什么古人会将“人品端方、学问通透”作为考量先生的首要,这就涉及学什么?张卫东先生告诉记者,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修身,正己,一本书、一部经很难实现这个目的,经典所传达的理念与育人者的修养、学识、气度相互叠加、浑然天成,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文化的深邃。但这也正是当下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缺乏的。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介绍,目前国家课程设置中古诗文教学占有约三分之一的分量,而古代文化教育却没有课程保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黄荣华和她的教学组花费了十年的光阴确定了“坚持在课程中以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基本保持‘经’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即以《论语》为核心,将儒家其他经典如《诗经》《左传》《孟子》等作为重点,参以先秦诸子作品和先秦历史著作,旁涉秦以后的历代诗歌及《文心雕龙》《诗品》等著作。”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小”“大”并举、以“大”为重的原则,所谓“小”即古诗文之“言”,“大”即古诗文所宣示、所拱卫之“道”。黄荣华坦言让诗文进课堂这一路“走得好辛苦”。
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父母是急需人才
张卫东先生认为,要真正贯彻将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父母。北京“清雍”学堂发起人张海砚女士对此颇为认同,她说母亲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份责任。3年的传统文化学习让她明白了“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她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理顺了原本混乱的家庭关系,家庭中充满了和谐的氛围。
安徽省怀远县的张玉芬原本在“清雍”学堂里帮忙,但3个月后,张玉芬和她的丈夫离开北京回到了老家,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她意识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不仅留守儿童的家庭缺失,城市里的孩子同样面连着家庭缺失的问题,很多家长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顾;还有的父母只沦为保姆、司机的角色。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在一个家庭的经营中的重要性。张卫东告诉记者,要想将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就必须加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力度,营造出全社会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