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被·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
小学生放学后的托管难题早已成为部分家长的一块“心病”。每年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部分地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但是,仍有不少家长至今被这一难题所困扰。
“课后托管”难题,真的就无解吗?
部分北京家长期待“弹性离校”
对于南京市小学生能享受到的待遇,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童丽表示:“真的很羡慕”,因为她自己正在为儿子的接送问题发愁。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学校上学期有校内托管班,是学校利用闲置资源,与一家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校外培训机构合办的,老师很专业,最重要的是“我们当初选择报这所学校,有校内托管班也是一个考虑因素,毕竟在校内安全方便,比较放心!”
令童丽没想到的是,这学期开学前,该校一年级的全体家长接到来自学校的通知,托管班在新学期停办。无奈,童丽只能为儿子选择了一家校外的托管班,“以前在校内,一个月收费只要150,现在一个月要1100元,除了经济负担加重了,我心里一直不踏实,毕竟那是家庭式托管班,一个两居室内有10多个孩子,总担心儿子会出安全问题。我搞不懂,好好的托管班,怎么说停就停了呢?”
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小学门口发现,每到放学时分,都有多家托管机构的人员举着各自的广告牌,她们自称是托管班的老师,来接各自照看的孩子。孩子下午3点半到4点半之间放学,而家长这个时间段还在上班,由此催热了托管班市场。
楚翘今年读二年级,她的家距离学校有30分钟的路程,没有顺车,只能等爸妈来接。所以,每天放学后她先去托管班,不过,她在那里还要学一个小时的古诗词诵读。楚翘妈妈说,现在学校不给一二年级的学生留家庭作业,女儿在托管班不需要写什么,让她跟老师读读诗词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纯属无奈之举,因为上课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没有教师资质,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如果孩子能因此打下点语文基础,只能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据了解,在北京市海淀区这所小学周边的社区里有很多托管班,绝大多数是私人开办的,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学科培训加托管,每月收费约1600元左右;另一类只负责晚饭和辅导作业,每月收费800元左右。正常托管时间是到下午6∶30,之后超时要额外加费用。楚翘妈妈说:“我通常6点左右、诵读课下课来接孩子。尽管女儿在这学了几十首唐诗,但我还是希望学校能开设托管班允许学生弹性离校。那样,我们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放心。我觉得,女儿放学后在教室里看课外书,其学习效果,应该与在托管班读诗没有太大的区别吧。”
家长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先生平时非常忙,自己的父母身体又不好,从女儿上学起,婆婆就从湖南老家过来帮忙接送女儿上下学,那段时间她确实比较省心。去年秋天,婆婆的母亲骨折,婆婆只好回去照顾老人家。她只好把女儿送到一对夫妇开办的托管班: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装修得还算不错,看上去也比较干净,房间里容纳了近20多个孩子,孩子在那里写作业,也可以吃晚饭。在一些小学周边,这样的托管机构可谓“一位难求。”
但是,黄女士最终还是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放弃托管,请小时工接女儿、并陪她到6点半黄女士夫妇回家。她告诉记者,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打打闹闹,私人托管班无任何资质,一旦发生人身安全以及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追责。“不过,请小时工比孩子上托管班贵多了。所以,也希望学校能安排孩子弹性离校,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她说。
记者发现,在接孩子的人群中,大多数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和托管班的老师,爸爸妈妈只占一小部分。
政府买单与“家长联盟”
为了能缓解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北京市教委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早在2014年,下发《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通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要求各区县、学校可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的三点半至五点半安排此项活动,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低于1小时。
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丰台区百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升级版“课外活动计划”,即每周五天,天天放学后都有课外活动,学生能免费学习乐器、美术、球类、体操等各种项目。对家长来说,不用花钱,孩子有人管,还能满足孩子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压力。对此,不少其他区县的家长表示,希望这一做法在全市普及。海淀区家长程淼说:“真希望女儿学校也能效仿,那样,孩子高兴,家长放心。”
家长们有切实的需求,政府有关部门也在着力想办法解决。然而,老师不可能无限加班,学校托管也有时间限制,通常是5点到6点,这个时间,多数家长在接孩子的路上或者还没下班。家长吴女士说:“从客观上来看,北京这么大、交通这么堵,即便不加班,多数家长上班也要朝九晚五,接孩子依然存在时间差。何况,多数学校每周还有两天没有课外活动。另外,有不少学校也未能对全体学生实现校内托管,而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参加校内的课外活动计划,低年级学生的托管难问题更为突出。”
吴女士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每周有两天可以在家办公,她表示,即便像她这样工作相对自由的家长,也不能保证每天按时接孩子。于是,她和另外两位住得比较近的妈妈结成“联盟”,谁哪天有事,就托另外两位妈妈中的一位代接,照看孩子们运动、写作业、吃晚饭,自己下班后再去她家接。这种模式维持了近一年,三位妈妈也觉得压力相对小一些了。
小学生“课后托管”还需多样化
就现实而言,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已经是比较大了,如果学校对学生实行超长时间的课后托管,必定增加教师的负担,分散教师的教育精力。同时,课外活动师资匮乏也是个棘手的问题。北京东城区某小学校长李梅透露,“校内教师不在课外活动计划授课教师之列,但数量有限的校外教师既难以满足家长们的巨大需求,也不像校内教师那样了解学生、善于管理学生,有的责任心不够强。由于经费紧张,学校也很难请到高水平的外聘教师。”
对于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供需矛盾,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不妨给学校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开展活动,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托管”服务方式满足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尽责,并负责监管。
据媒体报道,为了给课后3点半教育注入更多的资源,各级政府投入了不小的财力、人力、物力——
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科协联合开展了“科学家进校园”活动,邀请一些有参与意愿同时又有相对固定时间的艺术家和文体明星,到中小学设立工作室。
西城区教委推出了“城宫计划”,在每个街道选一所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作为基地,建设学校少年宫,开展以普及为特点的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活动;丰台区与国家大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推出两个区级活动项目,在50所中小学中开展,每周至少活动一次……
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在北京市推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之前,朝阳区已经开始探索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将课外活动引入社区。目前,朝阳区青少年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已经建成了包括300多名专家、中小学教师和志愿者在内的师资队伍,研发了包括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4种素质能力提升的课程模块,建立了覆盖76所试点校、20个社区、10个综合基地在内的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基地。
相关部门的努力,使不少学生和家长受益。然而,要帮助所有的孩子解决课后“失学失教”问题,学校、少年宫、社会教育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社区以及学生家长等都应参与到学生“课后托管”及课后活动中来。而关于如何解决学生课后活动经费来源,有教育专家认为,在现在的国情下,学生课后活动不能完全由政府买单,政府应提供并支持一般的、基本和普惠性的课后活动服务。社会组织和家长也要支付部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课后活动费用,同时政府要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参与课后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此保证教育的公平。
(文中提到的学生和家长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