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春霞
善用网络,才能紧跟时代,贴近妇女。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女性占了半壁江山。服务的对象在哪里,妇联的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
2015年以来,全国妇联党组将网络及新媒体工作作为妇联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一把手”工程,以改革的精神和勇气,披荆斩棘、破冰前行,推动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建设稳步前行。
2015年8月,全国妇联研究制定了《全国妇联网络及新媒体改革推进方案》。2016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印发《全国妇联改革方案实施方案》,对包括打造“网上妇女之家”在内的各项重点举措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进度,提出要求。如今,集联系网、工作网、服务网整体合一的妇联网络及新媒体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建设网络矩阵 营造妇女群众网上精神家园
“定了!全国妇联‘巾帼心向党·扬帆新征程’学习教育活动之‘党史故事接力传播’自2016年7月23日始。各地新媒体矩阵,请跟进。”
这条来自全国妇联官方微博“女性之声”的消息被各地妇联新媒体“秒转”,得到网民广泛关注。2016年正值建党95周年,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和各地妇联新媒体矩阵共同发起的“党史故事接力传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历经14个省区市,为期70天,为妇女群众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追寻红色革命记忆提供了良机。
网上,“党史故事接力传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网下,几位“90后”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女大学生“行走在党史路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全国妇联在“巾帼心向党·扬帆新征程”主题活动指引下,依托网络及新媒体矩阵,还开展了“党的女儿话初心”“感动随手拍”等系列网上学习教育活动。截至2016年11月底,“巾帼心向党”系列活动全网发布文章共计约43.9万篇,网民参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共计约1.53亿次。
在网络传播中,“内容为王”是铁律。《全国妇联新媒体发稿实施细则》出台,为“女性之声”两微一端新闻报道制定了规则。各级妇联组织紧紧抓住“三八”“5·15”、建功“十三五”、全国妇联改革、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反家暴法颁布实施等重要节点和重大议题,运用新媒体语言和形式传播,策划推出多个原创内容。
一条运用新媒体团结凝聚妇女群众的新路径逐渐形成,各地妇联也为这条新路径贡献着激情和才智。
在北京,“抗日京华英雄之老妇救会主任”专栏展示了200余位老妇救会主任的事迹,她们宝贵的革命精神直抵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田;“3D场景再现重走长征路”等网络宣传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疆,针对南疆妇女存在的现代科学知识匮乏、与现代生活脱节等问题,自治区妇联从党的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婚姻家庭等入手,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音视频等,普及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如今,维吾尔语版“新疆女声”微信深受少数民族妇女的喜爱。
网络空间运用自如的背后,是妇联全系统一盘棋推动网络及新媒体工作的快速行动。全国妇联注重加强顶层设计,高效打造网上妇联工作集群矩阵,不断扩大妇联网络及新媒体平台的覆盖面。“女性之声”两微一端在短期内开通运营;综合性网站“中华女性网”加快打造步伐,以建设亿万妇女的网上家园,努力实现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主要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女性之声”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一点号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开通。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400多个地市级妇联均开通官方微信,妇联系统已形成集网站、微博、微信于一体的4300多个新媒体平台的集群矩阵。据统计,全国各级妇联“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联系覆盖人群超过6000多万。
打造新平台 妇联组织就在妇女儿童和家庭身边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东乌旗妇联发挥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作用,建立“乌珠穆沁布斯贵”“沃热妇女”等各行各业妇女QQ群、微信群53个,健全旗、苏木镇、嘎查、浩特、牧户五级线上妇联工作阵地,实现了牧区6246户1.6万牧区妇女群众的全覆盖。
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年仅一岁多的杨梦佳因火灾受伤截肢,县妇联连续发出爱心捐助的倡议,探索建立妇联微信“微助”平台,通过爱心众筹,为更多贫困妇女儿童送去关爱。
多地妇联以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为重点,关注妇女儿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以用户体验为本,充分利用妇联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加服务功能,在网言网语中吸引群众参与体验式传播,增加信息含量、观点含量、情感含量,一批妇联系统的新媒体品牌不断涌现。
在山东,由山东省妇联建设的智能家庭服务终端——山东大姐家庭服务云平台,开启了山东家庭服务“O2O”新模式,为社会、家庭、企业、服务员搭建起了信息资源配置平台,也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各地因地制宜,创建女性创客空间、孵化器、创客服务平台2100多个,开发“吉林网姐”等项目,引导数百万妇女投身电商创业。
在手机轻点“女性享学吧”APP,“文化修养”“健康生活”“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的模块就映入眼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随学随练提升。这是全国妇联努力为女性打造的“互联网+女性终身学习”新模式。
多地妇联实行线上线下融合, 通过精准服务提高用户黏度。将妇联宣传、活动和服务项目加载到平台上,打破时空壁垒的网上服务让妇女儿童和家庭感到妇联组织就在身边。全系统上下呼应,有效提升了妇联系统整体的网络影响力。
维护和代表妇女权益是妇联组织的职责和使命。各地妇联组织组建妇女维权志愿服务团,加入或链接以维权为主要议题或以女性为主的微信群,了解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了维权服务的有效性。同时,在互联网主动发声,明确表达妇联组织对涉妇女儿童权益事件的立场和态度。
今年1月10日,《全国妇联权益部:强烈谴责性骚扰行为,坚决支持受害女性依法维权》的文章在“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头条发布,针对当时媒体曝光的几起性骚扰事件及时表态,被广泛转发。
反家暴、就业性别歧视、裸条借贷等舆情事件,全国妇联都主动通过“女性之声”两微一端第一时间发出妇联组织的声音,表达妇联关切。《家庭暴力不是故事,而是违法犯罪》《撕碎“剩女”标签,还需共同努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你不该少了农村妇女的名字》《妇联态度:“裸条借贷”是违法行为,应坚决打击》等发声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各地妇联的新媒体平台广泛评论、转发、点赞,为互联网空间集聚了强大的巾帼正能量。
树立互联网思维 打造妇联工作方式“升级版”
2015年、2016年两次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平台社会化推荐和宣传部分全国三八红旗手,超过2100多万人次在网络及新媒体平台上为候选人点赞,20多个省区市也探索通过网络社会化推荐本省三八红旗手,使三八红旗手这一传统品牌焕发新的生机。
2016年寻找“最美家庭”启动仪式、2017年“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专题活动,均以演播室+全程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吸引400万以上人次同时在线观看,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打上了深深的互联网烙印。
“面对面”“键对键”的妇联网络和新媒体为妇联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创新了模式,为各级妇联组织了解妇女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福建省妇联开展“福建新发展、女性新作为” 网络微博问策,收到400多条建言;开通“关注你的需求,省妇联邀请你填写微信调查问卷” 在线调查,仅10个小时,成功回收2026份有效问卷。创新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工作方式,建立妇联主席联系基层妇女“好姐妹”微信群。目前,全省1820多名妇联干部建立“好姐妹” 微信群,妇联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影响面越来越广。
四川省妇联全面推行“妇女说了算”的工作模式及评价方式。开展工作前先通过网上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妇女所需,利用网络推出愿关注、易参与、互动强的网络产品。通过网络在全省109所高校开展女大学生思想问卷调查,采取线上线下并举的方式,征集并实施“春蕾绽放——女大学生思想引领”项目,超过70%的高校和1000多个高校社团参与,发起的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网络话题点击率达 2400余万次。
妇联干部的网上家园——“妇联通”云平台加快研发建设,实现了妇联系统六级组织扁平化管理。截至目前,“妇联通”累计录入各级妇联干部、各级妇联执委及全国三八红旗手等9万余人,成为全国各级妇联干部及相关优秀女性共享互通的网上家园。
网上建设妇联基层组织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妇联主动作为,整合网上女性人才资源,依托网络公司和网络女性组织凝聚女网民,引领女性版主、各类网络女性社团负责人、女性公益活动名人、门户网站女性记者、编辑和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妇联工作,在网上建立妇联组织,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活动。如江苏无锡建立二泉网妇联、徐州“她+网络妇联”等,实现妇联组织在实体社会与虚拟空间的有效衔接。
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妇联干部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直接联系各层面特别是基层妇女群众5000多万人。网上妇联和新媒体建设不断得到社会和妇女群众的认可。2015年以来,全国妇联“女性之声”系列新媒体平台先后多次获得腾讯公司、今日头条、清博大数据等互联网企业评出的“最具影响力中央机构新媒体”“最具影响力政务头条号矩阵”等奖项,获得人民日报“移动政务影响力十佳中央机构”。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妇联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网上妇联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网上妇女之家”将成为越来越多妇女群众的网上温暖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