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2月18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发展 转行做农业,只为圆生态农业梦 苗家绣娘传承手艺闯市场 村里人气旺 妇女回乡干得欢 一所学校 一个教师 养猪打工种果树 一年摘掉“贫困帽” 破解乡村教育困局,应多管齐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5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乡村教育困局,应多管齐下

□ 龙在林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教育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也采取相关措施,比如暂停“拆点并校”、实行免费午餐、民办老师转正等等,较大程度改善了农村教学条件和质量,但不可否认,在一些经济落后、偏僻的地方,农村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去年暑假期间,笔者到河南唐河县一所乡村小学参观,颇有感触。这所小学所在村是一个传统村落,共辖20个村民小组,近2000人,但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该小学只有50多名学生,设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4个班,每个班只有10多名学生,而且每年的生源还在减少。全校有4位老师,年龄都偏大,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工作量很大,有点力不从心。

笔者看到,学校只有一栋两层旧教学楼,校园里的一块坪地上杂草丛生,没有跑道,也没有平整的操场。不过,在旧教学楼后面,一栋新楼正在施工。一位乡干部介绍说,这栋新楼为三层,是当地一位爱心企业家捐资120万元兴建的。此外,这位企业家还将出资对旧教学楼进行修缮、改造,并修建操场,美化校园,配齐教学设施。

唐河这所乡村小学的情况是许许多多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一个缩影。它们共同的现象就是学生少,而且还在不断减少。笔者考察发现,造成农村小学学生持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3个:首先是农村人口生育率下降,学龄儿童也随之减少;其次是受打工潮的影响,很多小孩被父母带到打工所在地读小学;其三,很多父母认为村里的小学教学质量不好,让自家的孩子到镇里或县城的小学上学。

笔者认为,前两种状况是社会发展所致,而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差则和教育资源配置密切相关。就笔者所见,农村小学普遍的情况是,一个年级不到20名学生,不能形成一个教学班规模。这直接影响了学校享受相关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结果也如同马太效应,学生越多,资源配置就越多,学校就越来越大;学生越少,资源配置就越少,学校也就不断凋敝。

在资源配置中,除了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薄弱是突出的问题。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湖北阳新县某乡镇共有教师360人,其中代课教师为110人,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较差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在那里,他们与公办老师平分天下。“代课老师”是前些年取消“民办老师”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群体,一般由县教育部门或学校聘请,没有编制,工资大约是公办老师的50%,其学历一般都低于公办老师。实际上,许多坚守在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公办老师都是由原来的民办老师转正而来,年龄普遍超过了50岁,已进入职业倦怠期,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乡村小学难以吸引人才,主要是因为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笔者了解到,有资质的老师特别是公办老师都不愿意去乡村小学任教,无奈之下,只能就近聘请缺乏资质的代课老师。

农村教育的兴盛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如何破解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困局,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力争让农村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还能上好的学校,是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破解乡村教育目前的困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比如唐河县那所乡村小学,由于爱心企业和企业家的捐助,其硬件设施就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其次是探索吸引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乡村小学任教的办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制定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小学任教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大学生成为乡村教师。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除了地方财政支出,地方政府也可以统筹涉农资金,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此外,应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学习、培训和升迁机会。以上办法,可以吸引大批年轻教师前往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

其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建设,复活乡村,增加人气。一些地方乡村教育的衰落,很大程度上与村落空心化密切相关,但村落空心化并非不可逆转,只要当地经济发展起来,村民可以就近就业,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孩子们就不用随父母外出打工,或去城镇学校上学,而是留在本村的小学就读。生源多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也就会得到配置。

其四,在科学合理规划下,适当“拆点并校”,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从2001年开始的“撤点并校”,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但因为学校离村子远了,给低龄孩子上学带来了安全隐患和其他麻烦,以致“拆点并校”工作被暂停。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许多地方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而且校车接送成为常态,安全性也增强了,所以,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拆并一些实在难以为继的教学点,相对集中地办好小规模乡村小学,仍然是推进农村教育的一个途径。

只有多管齐下,各方发力,因地制宜地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尽快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效缩短城乡教育差距,繁荣乡村教育,保障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湖南长沙卫生学院教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