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评论员 莫兰
最近10年来,每年情人节前后,“3000万光棍”的梗都要在网上展开大规模“轰炸”,引发舆论潮。果不其然,今年也不例外——近日又有不少媒体报道称,“保守估计,中国未来30年将有大约3000万男人娶不到媳妇”。伴随报道而来的,是舆论对“剩女”一如既往的讨伐和围剿。
明明报道的是“光棍危机”,怎么扯到“剩女”上了呢?原因在于,有不少“热心”的“民间社会学爱好者”经过“研究”发现,“光棍危机”的根源在于“剩女”数量太多,她们眼光太挑剔,死赖着不结婚,不肯为国家人口大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他们看来,只要“剩女”们放低身段和条件,不仅能救自己于水火,还能捎带手解决“光棍危机”,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但是,在探讨严肃的社会公共议题时,是否应该秉持严谨的态度,进行科学的论证,而不是“拍脑袋式的灵光一现”?因为,“剩女”本就是个伪命题,建立在伪命题之上的讨论,不过是沙滩上筑城堡,经不起事实的潮水冲刷。
从定义来看,“剩女”一词根本站不住脚。所谓“剩”,指的是多余。那么,首先来看绝对数量。根据一些城市居民的个体表述,感觉身边的大龄单身人士中,女性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
一线城市是单身人群聚集地,尤以北上广为甚。2016年,上海市妇女儿童指导服务中心针对第一到第七届上海市万人相亲会的统计数据表明,20~30岁和30~35岁两个年龄段的征婚者中均为女多男少,35~40岁和40~45岁年龄段征婚者却是男多女少。而根据2016年3月人口数据,上海市18~40岁未婚男女比例为53.24∶46.76,单身男性明显高于单身女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也支持这一数据。这意味着,真正“被剩下”的不是女性,而是男性。大城市尚且如此,更何况农村地区,尤其是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贫困山区——在那里,在男孩偏好思想的影响下,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选择导致女婴数量远低于男婴,加上经济贫困使得女性外嫁增多,大量适婚男性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娶妻难”困境。
“剩”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没人要”。认真分析大龄女性单身的原因,也与“剩”无关。《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曾对43位大龄单身女性进行定性研究调查后发现,她们单身的原因各异:或相亲恋爱不顺利,或不把结婚当成生活重心,或一个人过得很开心,或忙于学业和工作,或不想太早结婚,或没想清楚为什么要结婚,或正在与男友同居,还有的人身患重病或忙于照顾亲人,无暇考虑结婚……仔细排查,就是找不到“没人要”这一条。况且,既然给她们钉上了“没人要”的标签,说明谁都不稀罕她们,干吗又非追着喊着求她们舍身拯救“光棍”们呢?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真要说“剩”,也是女性自己的主动选择。择偶梯度效应理论认为,在婚恋市场上,存在着“男性向下找,女性向上找”的现象。若把男性和女性按照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学历等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档次,那么最后未能找到合适婚配对象的将会是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甲女”与各项指标均较差的“丁男”。
在单身这件事上,社会对两性的宽容度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男性未娶,准是忙事业耽误了,大丈夫何患无妻;女性未嫁,肯定因为脾气各色没人要,越拖越成黄脸婆,不甩卖嫁不出去。归根结底,在于社会对于两性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男人的成功在于事业有成,女人的成功在于家庭幸福。这样的评价体系对于两性而言都是一种压制和束缚。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然觉醒,她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抗争。随着全球晚婚潮的到来,单身女性数量也在增加。对她们而言,单身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别样精彩。时代在进步,观念在纠偏,“剩女”这个词早该彻底消失。
痴望用“剩女”来解决“光棍危机”的,请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