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顿德华
去年暑期,我们走访了湖北省的几个传统村落,印象极为深刻的是那些古建筑的精美,让人感叹古代民间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这几个传统村落的建造时间多以明清为主,大都呈现出了明清建筑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特点,虽然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清代也进一步制度化,但民间建筑的地方特色却是十分明显,这也使得我们的调查更有意义与乐趣,有了更多可以观察的空间。由于我们的调查范围主要是在湖北一带,受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与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古村落“荆楚派”的建筑风格尤为明显,总的来说就是高台基、深出檐、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红黄黑六大特点。
穿梭在古宅中,难以想象这些建筑是如何靠工匠们的双手砌起来的,每个斗拱、天井、木雕,甚至是精妙的排水系统,映入眼帘的物件无一不在叙述当年的繁华。只可惜好些个古屋在风吹日晒的消磨中也到了不蔽风雨的地步,更别提屋里原来的物什了。其中以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阚家塘最为明显,一些古建筑已满目疮痍,踩在脚下的瓦砾嘎嘎作响,让人心疼。但就算如此,仅仅是看屋内的门窗斗拱也足以使人赞不绝口,木质的窗子经匠师们的雕琢都变成了精致的展品,横平竖直经百年竟没有一根有歪了的迹象,而木料上的图案则好似是它们灵魂的具象化。
以雕饰为例,我们考察的每个传统村落都有自己的特色,咸宁市马桥镇垅口村的雕饰以祥云和相互缠绕的藤蔓为主,咸宁市桂花镇刘家桥村则是各式各样的花朵错落分布,下容村就以各式各样的动物作为主题。即使是拿保护情况较差的下容村粗略分析,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雕饰倾注了木匠们多少心血,光是一屋内横梁上存留的四块木雕就大有文章。木匠以动物习性分类,水中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刻一块,第4块则是刻有西域风格的大象,而垅口村更是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
有人说:“一个木匠等于半个知识分子”,而每一块木雕的背后可能都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正是通过这些老艺人的手代代相传才得以传承。
刀削斧凿,钻磨刨漆,透过这些像是被时光遗忘了的雕饰,我仿佛看到了明清时期老木匠们刨子滑动,木花飞泻的场景,他们手下所生长出的世界恢宏又明亮,甚至淹没了他们自己,站在屋外的我拼了命的叫喊却无人回应,只能由着一座座钢筋水泥搭建的高楼拉着我远去。
每个古村落都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凝结了前人的智慧,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但却由于人们对它的不重视,导致现在即使抢救有时也是有心无力,现代化的冲击使人们一窝蜂地从村落走向城市,让原本靠家族栖居而历经世事还能生生不息的村落不仅退出人们的视野,还在孤独中日渐消亡。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传统的木匠渐渐被机械所取代,如今能够见到的木匠也越来越少了,老一代木匠年龄老化技艺陈旧,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又受现代化的影响不愿意拜师学习传统技艺,这也就导致了木匠这门传统行业在迅速减少。
我认为,即使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之下,客户体验以及文化底蕴仍然是很重要的,手工的与机器批量生产的始终不一样,它所带来的感受也是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每一项传统手艺背后都有一段悠长的历史和文化,都应该得到相应的继承。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消失的东西就是手艺,历史会被铭记,文化会被传承,甚至建筑会被保护,唯有手艺却总是被人们所忽视。
建筑就是木匠们的语言,一位真正的老木匠也是一座活化石,而这山水间的古村落正是他们手下美妙的杰作,现代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与之相比远远不及,而机械化的技术或许可以搭建其形,却难得其意。工者,技也;匠者,心也,真希望人们在注重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同时也能多多关注、保护木匠这一传统工艺。
(作者为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