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2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应对老龄化解决老年女性困境是核心 聚焦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唱响流动女性呼唤性别平等之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7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阅读提示

 

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是呈现处于民族和性别双重边缘化位置的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性别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探索。近期在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的“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研训班”,聚焦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性及开展口述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及方法等议题,为推动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做出了努力。

■ 杨国才 吴双双

近期,由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主办的“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研训班”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成功开办。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5所高校的逾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训。研训班聚焦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性及开展口述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及方法等议题,为推动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做出了努力。

探寻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本土化价值

口述史研究注重倾听普通个体的声音,有助于发现“隐藏的历史”,对作为处于民族和性别双重边缘化位置的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口述史的方式使其生命体验得以呈现,是实现性别研究本土化的重要探索,也是“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研训班”项目开展的应有之义。

在“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研训班”开幕式上,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指出:应从“小问题、大文章、新田野、前瞻性、新价值”等方面对“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进行详细记忆、解读。因为,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需要开创新领域,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正可以填补这一新领域的空白。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可以拓宽社会学、民族学、历史研究的领域,发出少数民族女性的声音,开辟展现民众生活的新园地,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代表着一种新的理念。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才教授认为: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作为重要的口述史资料,对于真实地反映少数民族妇女对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是了解我国妇女生活变迁和妇女发展的珍贵资料。

云南民族大学何叔涛教授认为民族理论是民族研究的哲学,应该为民族研究的其他学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可以为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研究提供指导。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土生土长,来自本民族的群众当中,和本民族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她们通晓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本民族人民的疾苦,对本民族有强烈的心理认同与深厚的民族感情,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替代的,故少数民族女性的成长与少数民族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对少数民族女性发展意义重大。

研讨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在此次研训班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研讨了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应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主体性经验,在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社会性别分析中,展现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的真实样态。杨国才教授十分关注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认为做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必须在了解知识女性前,对“什么是性别”“什么是社会性别”这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社会性别是人们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因时而变。其并非简单的通过某些文化象征来识别男女之分,而是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制度,并通过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这一整套制度称为“社会性别体制”。杨国才教授进而指出,性别研究力求把性别不平等现象从日常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同时关注研究知识构建,积极寻求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和提高个人行动的能力。在少数民族女性口述史研究中,也要敏锐洞察社会性别体制运作的内在机理,善于思考和发问。

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子健教授认为,口述史的力量首先体现在它的跨学科性;其次,口述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可以弥补以往档案、文献偏重于社会精英活动、重大政治事件而缺乏对普通民众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妇女生活等多方面记录的不足。口述史也具有不适宜于远时段历史发掘,不宜涉及敏感问题及受讲述者的主观影响过大等缺陷。在此基础上,张子健教授给出了做好口述史研究的建议,即口述史访谈资料仅仅是史料的一部分,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互为补充,互为说明;口述史研究需采用综合分析方法。最后她提出用口述史方法对少数民族知识女性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式研究思维,能够根据环境与受访者的变化调整研究方法,以获得真实而有效的活态的口述资料。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张瞿纯纯博士针对即将开展的少数民族知识女性口述史项目,做了题为“口述史的原则”的报告。张博士认为口述史不仅仅是提供历史素材,它侧重于由采访者和受访者来共同书写历史,在收集受访者口述资料的基础上,采访者还需查阅大量文献加以佐证,加以补充,甚至进行一些修改和说明,而不是简单的对史料的重复。除对“口述史”概念的解析外,也对口述史的真实性问题、涉及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以及访谈过程中的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受访者口述的局限,可以相应地增加受访者的数量,以及事先做好充足准备,整理问题与手稿,在采访过程中对受访者加以引导,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进行口述史研究的过程中,采访者与受访者是双重主体,是合作共赢的。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强教授强调了口述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认为保证所得资料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需要访谈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他还对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补充,提出尊重当地民族文化,通过缩小语言距离拉近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进而达到口述史研究目的的建议。

(杨国才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双双为该院性别社会学硕士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