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2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最美猪倌”黄淑女:身在猪圈 放眼世界 创新社会治理 服务社区居民 李玉妹当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淑敏任江西鹰潭市委书记 云南盐津节前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 内江着力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政策执行力 星星妇女维权法律援助项目获捐赠 台湾连续4年女性人口多于男性 女子重剑世界杯中国队包揽两金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负担不起的“乡村爱情”

——部分农民“因婚致贫”现象调查

□ 新华社记者 赵新兵 潘林青 叶婧

每年腊月,是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婚嫁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农村家庭拿出几十年积蓄甚至举债结婚,还有一些贫困户“不能丢面子,借钱随份子”,导致“因婚致贫”“随礼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

结婚几乎没有“不拉饥荒”的

记者近日在鲁北农村采访时,正好碰上在给儿子办婚礼的老王,“所有费用算下来,儿子结婚花了二三十万元。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找亲戚朋友借了十来万元。”

老王说,订婚时“万里挑一”,花费10001元;结婚彩礼“三家一起发”,花费31800元;还买了一部十五六万元的轿车,以及婚宴、金首饰、家电等花销七八万元。“儿媳妇还没有要城里的楼房,要不再有30万元也打不住。”

陶元丰今年76岁,曾担任村干部40余年。他告诉记者,除了特别有钱的户,农村结婚几乎没有“不拉饥荒(不负债)”的,有些“饥荒”七八年也还不完,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在不少农村较为普遍。

山东一个地级市文明办调研发现,农村一场婚事办下来,买房买车送彩礼摆宴席,得花20万元左右。按照当地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四五年的收入,很多家庭因此背上沉重债务,甚至因婚致贫。

此外,还有一些农民给亲戚朋友结婚随礼也不堪重负。一些贫困户也不得不“随行就市”,甚至借钱随礼,使原本窘迫的家庭经济状况雪上加霜。鲁南部分农村贫困户告诉记者,虽然贫穷,但“脸面还是要的”,亲戚朋友结婚不能不去,至多是“别人拿一千,我拿一百”。即便这样,本就不多的收入一大半都交了“份子钱”。

被陈规陋习裹挟的“甜蜜负担”

近年来,随着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结婚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之风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愈演愈烈。

以彩礼为例,从早些年“见见面,六十六”“拉拉手,九十九”,逐渐上涨至“千里挑一(1001元)”“三家一起发(31800元)”,进而上涨至“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钞票、一千张100元钞票和若干张50元钞票)、“一动不动”(一辆汽车、一套楼房)、“三斤三两”(三斤三两重的100元钞票)等。

社会学专家、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周孝正认为,农村婚嫁成本过高,背后是农村男多女少的人口现实,“嫁娶资源”失衡,必然带来对“稀少资源”身价的抬升。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农村贫困的现实,越是贫困地方的农民,越想通过索要“天价彩礼”一夜暴富。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说,农村高价结婚彩礼以及婚丧大操大办,不仅是社会风气问题,而且是影响农村社会总体稳定、阻碍农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大问题。大量存在的农村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始作俑者多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另外,被婚礼严重透支的家庭经济让父母重新返贫,导致其在年迈体衰的境况下病无可医、老无所养。

应遏制“因婚致贫”“随礼返贫”

不少专家认为,要想遏制部分农民“因婚致贫”“随礼返贫”,还需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潜移默化地转变思想意识,通过倡导新事新办、健康婚礼、文明婚礼、节约婚礼、时尚婚礼,逐渐使新的婚姻风尚成为农村婚俗的主流。

2016年,中央文明办把山东列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两个试点省份之一,整治红事铺张浪费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随后,山东广大农村地区纷纷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农村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会长和副会长,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整治红白事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教授梁国楹等专家认为,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倡导“婚事新办”,“新”指的是现代文明、庄重节俭的新型婚礼,量力而行、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等。同时,相关各方要“把好四关”,即村委会把好“开登记介绍信关”、民政部门把好“结婚登记关”、婚庆公司把好“婚庆服务合同关”、红白理事会把好“婚礼举办关”。

王忠武说,针对彩礼数额标准等问题,不应简单“一刀切”,还需广泛征求民意,多用“倡导”“反对”,少用“禁止”“处罚”,让移风易俗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的过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