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正磊 王冬梅
在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集镇芦龙社区,成规模的家庭农场有20多家,每年实现产值近1500万元,帮助38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一个小社区,为何能发展出如此多的家庭农场呢?
近年来,芦龙社区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家庭农场作为强村、富民的新战略。该社区地处天长市近郊的传统涉农社区,天扬一级公路穿社区而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空间很大,社区两委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引导村民转换思路,搭乘发展特色农产业致富“快车”。
但芦龙社区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粮和务工,对果蔬种植等特色农业没有经验,谁也不愿意带这个头。老党员、老村干刘明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田把式”出生的他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经验。2013年,在社区两委的鼓励和动员下,他流转了400多亩地,开办家庭农场,种植蔬菜和水果。刘明文爱动脑筋、善管理,精心打理,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如今每季收入平均在40多万元。
有了成功的范例,村民们纷纷转过思想弯子,开始效仿,借助独特的地域优势,创业成为风尚。
“要成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就必须集中土地,然而传统的土地流转模式弊端显而易见。”芦龙社区党支部书记任巧玲分析说,若农户各自出租土地显得“势单力薄”,难以保障自身利益;若农业合作社将农户土地集中流转,在找到合适的项目之前又难以承担巨额租金。
为此,芦龙社区成立经济合作社,在皖东地区率先实行土地“预流转”,即在明确投资主体前,由村经济合作社牵头,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委托土地流转协议。项目进入前,预流转的土地仍由农户自主经营;项目确定后,合作社再代表村民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由投资主体(家庭农场主)向村民支付租金。
“这相当于在全社区建立起一个土地流转储备库,有意向的家庭农场主可根据其需要种植、养殖的品种,挑选合适的地块,加速了项目落地。”任巧玲介绍说,合作社还会根据该项目对田间结构的改变程度,向投资者收取1万元到数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以保证种植项目无故撤出后,农户有资金对田间结构进行再恢复。
2015年,芦龙社区通过“预流转”形式成功流转出土地2500多亩、承包集体水面3000亩。
随着社区家庭农场不断增多,农场的种养类型越来越丰富,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此,社区专门请来市科协、农业科技中心、农广校、植保站等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定期为村民开展种养知识、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答疑解惑。
通过多种形式的农技培训和指导,如今,芦龙社区的村民们也成了种养行家里手,村里的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名声大振:董尖圩家庭农场的紫金糯生态大米富硒营养高远销港澳;绿宝家庭农场的绿宝葡萄成功注册安徽省著名商标;大地家庭农场的芡实果、莲子出口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