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月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送温暖不要形式重实事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进入送审阶段 江津女创业者的古镇“穿越试验” 山东拟5年内推出家庭服务上市企业 四川建起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2.6参与评分人数:5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腊八”记忆锁住乡愁

江津女创业者的古镇“穿越试验”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疾驰的火车穿镇而过,鸣着呜呜的笛声驶进石门小镇。1月5日,这个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长江上游的沉寂小镇,因为腊八节再次沸腾。

今年的腊八节由从小镇里走出的9名女性策划,领头的是镇里居民们熟悉的邹玲。“每当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吃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我总能想起儿时枕着火车声入梦的情景,总想回来看看,我想这就是乡愁。”从石门镇走出去闯荡,邹玲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并成立了推广江津富硒特产的电商平台,业务深植江津,服务全国。

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邹玲联合几名石门土生土长的女性创业者,重回石门寻找乡愁。“我们想把小镇盘活,让儿时的记忆回归,让大家都能体验,也带动古镇的发展。”邹玲说。

小镇要举办腊八节的消息传到了城里,在四面八方忙碌的石门人放下手中的活计,专程赶回来参加。82岁的张明华已经17年没有回过家乡,今年他专程从广州赶回来探亲。听说镇里有腊八节,张明华早早地就到了镇上,在万人签名墙上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次回到家乡的张明华激动不已:“希望我们石门能像其他古镇旅游一样红红火火。”

已经拥有连锁餐饮公司的熊晓莉听说老家要举办腊八节,推掉应酬回到了石门。她当年是在老街上当会计,她说还想回到那个年代,去当一天粮站会计,发一回粮票。她回忆:“石门流行着一句话:真银行、假粮站,麻麻喳喳食品站。”

镇里养鸡大户周鸿是腊八节活动的策划者之一。近两年里,她在事业成功后又团结周围几十家农户共同养蛋鸡,并通过重庆富硒网将鸡蛋卖了出去。“我们石门的富硒产品非常多,还有那些传统的手工小吃也十分美味,今后我们也计划把家乡手工土特产进行包装后在平台上销售,让老街坊们能有更多的收益。”

麦芽糖、爆米花、豆腐乳、谷芽粑,老街的传统食品受到回乡石门人的欢迎。63岁的罗太芳一上午卖了一百多个谷芽粑,罗太芳说其中一位客人专门找到她,一次买下了30个。

喝一碗腊八粥、参与拍卖生态年猪,热闹的小镇让渐渐老去的人们也重拾了年轻的记忆。同年生的徐锦湖、徐锦贵、苏青明、垚斤六今年都72岁了,老街上那间老茶馆是他们的常聚地。在徐锦贵的记忆里,以前的老街可热闹了,人也多,啥都有,从江边一路走石阶上来,走完各条街,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上午。

在邹玲她们的规划里,要以旅游带动石门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输出,而旅游地打造围绕的主题是还原乡愁。“当我们坐着从主城开往小镇的免费火车,穿越到当年,走进粮站、供销社,吃的都是限量的,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一切都是那么珍贵。”邹玲说,这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她希望能还原石门的青石板路、旧屋檐、老粮站……

“用一系列标志性的记忆元素锁住一代人浓浓的乡愁。”邹玲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