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切莫“一哄而上”
近日,趁着深入基层采访的间隙,笔者享受到了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的感觉。漫步在乡间小道,满眼的青山绿树、小溪潺潺,古朴的民俗,朴实的百姓,着实让人流连忘返。难怪如今很多村庄都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广阔前景和独特优势,各地乡村旅游可谓百花齐放,但同时也有一哄而上之势。在此过程中,模仿较多、创新不够,定位不准、 缺乏特色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为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忧。盲目地追求速度效益,不仅无益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更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首先要统筹规划。是否适合发展旅游?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旅游?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前期做好谋划,才不至于在出发后迷失方向。其次要突出亮点。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文化各异,发展乡村旅游的着重点也应该不同,要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尊重民风民俗、彰显地方特色,找到最能吸引游客的亮点,围绕亮点进行布局和建设,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千菜一味。第三,可以整合资源、抱团取暖。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很多县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让距离较近、不同特色的村庄联合发展,打造整体旅游、全域旅游的竞争优势。最后,要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群众的认同度与参与度, 让群众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秦风明)
应加强农村“黑车”整治
近日,一位在偏远山区做交警的朋友告之,眼下一些“黑车”经常在山区学校和一些偏远山村进行非法营运,给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黑车”非法营运安全隐患很大。首先,“黑车”司机一般没有受过从业资格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往往有超载、超速等危险行为,极易引发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其次,“黑车”的车辆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司机经常私底下购买未经过合格检验的二手车,甚至报废车,且不参加定期营运检测,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情况,必须加大对农村“黑车”整治力度。一方面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黑车”的查处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黑车”的社会危害,增强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乘坐合法营运车辆。 (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