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贾莹莹
□ 邹晓岑
11月的辽宁伴随着2016年的第一场雪已经进入“冬天模式”,清晨,辽阳市妇联的扶贫队员们和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迎着朝阳,奔赴距离辽阳市40公里的八会镇华严寺村。“10月中旬来的时候山上还是五颜六色,景色可美了!”辽阳市妇联主席王心宏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华严寺村了,她告诉记者,现在华严寺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几天不见就想,总想看看村里变成啥样了,村里的贫困户都过得咋样了。
华严寺村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庄,全村共627户,1800多人。由于四面环山,耕地面积较少,自然条件的束缚让贫困和落后一直伴随着这个小村庄。
驱车一个多小时,一下车就看见笑盈盈的村支部书记石成俊。2015年6月这支扶贫“娘子军”第一次来到村里的时候,石成俊也是站在这里,但是那个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不信任:“以前有权、有钱的单位也来过我们村,他们都没搞出什么名堂来,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啥能耐。”
如今,这位在村里工作了30多年的老村支书却对记者说了一串话:“近一年,咱们村变化老大了,85盏灯全都亮起来了,架桥铺路的问题解决了,有干净的自来水喝了,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了!”他最后的总结是,“妇联干了不少摸得着、看得见的好事”。
家家有项目 户户有出路
刚到村里时,为了充分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王心宏亲自带队,13名妇联机关干部分成五个小组,利用三天的时间,跑遍了华严寺村三个沟12个村民小组的所有贫困户。
“在走访贫困户期间,我们认真了解每一家致贫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现有资源和身体情况,为他们寻找脱贫项目。”王心宏告诉记者。最终,妇联扶贫工作队确定13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了领导班子成员帮扶2户、党员干部每人负责1户的责任制,并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确定脱贫方案,做到家家有项目、户户有出路。
今年“七一”期间,辽阳市妇联机关全体党员用捐献的特殊党费,为华严寺村5户扶贫户每户购买了2只品种优良的猪崽和猪饲料,为另外3户扶贫户每户送去即将产蛋的母鸡鸡雏各50只,并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指导饲养要领。
如今,将近3个月的时间,村民孙成家的猪已经长到200斤了,孙成高兴地说:“到年底我家猪能长到300斤,按照12元一斤的市场价,我家能收入7200元。”
“养猪、养鸡扶贫项目看似细小,却是‘造血式’扶贫的第一步。我们在与贫困户沟通时,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家庭转变观念,努力把贫困户从 ‘被帮扶’变为‘主动富’。”王心宏告诉记者,“送钱只能解决一时,我们会继续做这些贫困户的工作,明年用收入的钱继续买猪崽,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脱贫。”
发挥“联”优势,开展“旅游扶贫”
“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不是只帮助贫困户脱贫,还要使整村发展,致富奔小康。”王心宏说。为了尽早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辽阳市妇联协调各部门帮助村里打井、修路、安路灯、修停车场等,改善了基础设施,动员社会力量为精准脱贫献计出力。
华严寺村是因为始建于元代的古刹华严寺而得名,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100多名大学生陆续从大山里走向祖国各地。看着这座千年古刹和小有名气的状元松,一个“旅游扶贫”的思路浮现在王心宏的脑海中。今年8月12日,八会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和华严寺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与市妇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共同研究以华严寺村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可行性,镇村干部一致认同市妇联驻村队员打造 “东北状元村”这一想法。
从项目确定,到具体实施,仅仅不到两个月时间,映入记者眼里的已是平坦宽敞的村路、整齐的路灯、崭新的小桥,加上古朴的文史馆,挺立的状元松,特色状元村已具雏形。“咱们华严寺村真正发挥了干字精神!”王心宏自豪地说。
据辽阳县八会镇党委书记李勇介绍,如今,华严寺已经和通明山、2096文化园一起纳入八会镇旅游项目中的一部分,在南国梨和榛子采摘季,日接待游客2000多人,带动了当地的土特产和农产品销售。
在王心宏看来,“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这样才能唤起致富的“精气神”;“扶贫要扶智”,提高扶贫对象的素质,才能砍断“贫困之链”。村支书石成俊开玩笑地说:“王主席总是给我们‘洗脑’”。而驻村干部们几次带着村民和孩子们出去参观、学习,就是让他们把亲眼所见带回来,真正改变老旧观念。
一年半的时间,华严寺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如今,驻村队员走在村里,总会听到一句句似亲人般的问候和关怀,那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