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1月1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亲密关系”不是旁观侵犯的挡箭牌 用法律制止伸向幼儿的施暴之手 争“西施故里”不能功利化 冒牌回收箱 见怪不怪的“女人不做饭” 装追踪器不如学会自我保护 岂能以安全名义侵犯隐私? “砸物式教育”砸坏了法治规矩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密关系”不是旁观侵犯的挡箭牌

反对暴力,人人有责,不管这种暴力发生在陌生人、熟人还是亲密关系之人之间。

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就是帮助自己远离暴力,让每个人的生存、生活环境更安全。

□ 舟子

据报道,女子李某被开宾利车的男子带到一地下车库欲发生性关系,李某不从,二人厮打期间,另外一男子开着奥迪驶入停车库。李某求救,奥迪车主误以为他们是两口子打架就离开了现场。李某脱困后又返回现场,想划宾利车报复,但没发现宾利车,却看到了那辆奥迪,便用铁棍划伤了奥迪。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检察院受理了这起毁坏公私财物案。李某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在赔偿奥迪车主经济损失后,取得了对方的谅解。考虑到案发原因及其悔罪态度,检察院对李某做出不批捕决定。她作为受害人的强制猥亵案另案处理。

法律讲求理性正义,经此受理,相信李某对于自己的划车行为当有了深刻认识与反省。不过,此案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同样引人深思:面对公共场合的求救,为何总容易被误解为两口子打架或是其他亲密关系中的纠纷争斗而被忽视,没有人施以援手?而这种随机的援助对于及时制止犯罪或是遏制事态恶化,往往又很关键而且必要。

我印象中还有类似“被误”的一幕:据报道,2013年8月13日晚7时许,北京一地铁站内,沈女士被陌生男子装熟人撕拽,疑遭遇绑架,沈女士跑到安检处,死死抱住地铁安检人员,大声喊“快报警,我不认识他”。民警赶到后,男子改口说“认错人了”。经调解,该男子向女子道歉,并赔偿400元。当时有五六名乘客经过,都没有停下脚步。“我以为是两人认识,有纠纷吵架呢。”有目击者说。沈女士的“惊魂一幕”并非孤例,还有女子称自己在地铁也曾遇到“装熟”威胁:当她明确表示自己与该男子毫无关系后,男子还上前欲拉拽,该女子趁着到站迅速下车……

亲密关系、“熟人”等成了侵犯的挡箭牌,女性如何应对此类关系之下的侵犯,除了提高自我防范、保护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和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外,打破公众对于“熟人”暴力的刻板印象,不让犯罪嫌疑人利用之,不使公众对于熟人之间的暴力纠纷持袖手旁观的态度,也是一个亟待提高的安全意识问题。对陌生人使用暴力是违法犯罪,见义勇为之士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对熟人的暴力却似乎容易被“包容”,因为身为路人的公众倾向于认为这是家务事、是亲密关系之间者的事、是相熟者之间的事,少有人会去多管。这也就是说,对“熟人”的犯罪更容易得逞,受害者更加容易缺乏随机援助,而体力弱势的女性往往容易成为这种侵害的对象。

曾看到有网友说:在新西兰,男人在街上冲女人动粗,别说动手拖拽,就是冲女人吼叫、谩骂,旁人觉得女性受到威胁了,保证会有人干预阻止、有人报警。一对夫妻在高速路边停下车打起来了,老公骂老婆,推搡,过路的人都报警。很快警察来了,连问都不问,直接先把男的铐起来再说。据说后来拘留了几天才放,老婆去说情都没用。试想:如果人人都有这样“制止暴力不分亲疏远近”的意识,那些假借熟人和亲密关系实施侵犯的行为也就难以得逞了。

反对暴力,人人有责,不管这种暴力发生在陌生人、熟人还是亲密关系之人之间,因为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就是帮助自己远离暴力,让每个人的生存、生活环境都更加安全。任何暴力,不管它是发生于真正的亲密关系之间,还是发生于为了犯罪而“制造”的熟人关系之间,都是暴力,对此都应零容忍。谁都没有把他人强行拖走,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权力。暴力就是暴力,不管它持有怎样的借口和假面。

据报道,今年4月初发生的“和颐酒店事件”日前审理。事件中遇袭的女子表示,现在的生活已经回到了正轨,还会一个人出差,一个人住宿,只是多了一份警觉心。“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在晚上遛狗的时候,保护了一位在街上被拖拽的女生,虽然最后证实是情侣吵架,但也及时阻止了那个女孩受到伤害。他们遇见这样的事会选择伸出援助之手,我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骄傲。”她十分感谢陌生人的帮助,让她避免受到严重的伤害,“希望这个事件能带给更多人积极的影响,让人和人相处多点温度,也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危急时刻得到援手。”

美国学者朱丽亚·T·伍德教授在《性别化的人生》一书里写道:人们倾向于认为发生在熟人或朋友之间的强迫不是罪也不是暴力。只有一个社会容许和认可时,暴力才能普遍存在。而“性别化的权力和暴力”着力揭示和力图防范的内容之一就是:约会、恋爱等亲密关系间的暴力。

别让熟人、亲密关系成为暴力的挡箭牌与藏身之所。暴力不被容许,不论它发生在家里或是公共空间,发生在陌生人或是熟识的人之间,性质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反家庭暴力法已经出台并施行的当下,这应当成为一个常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