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明
近期,在一些童星、童模的招聘活动中,出现了以“测量身材”为由的骗术,要求女童裸身出现在视频中。这些被骗女童的裸聊视频,最终流向淫秽物品市场。(《北京青年报》10月16日报道)
骗子瞄准10~15岁之间的女童,动机险恶,手段欺诈,招致网友众怒,纷纷谴责骗子。这样的谴责应该,但不该仅限于对骗子的指责,因为诈骗成功的背面,必有受骗人的“配合”。换句话说,诈骗和抢劫不同,没有使用强制性手段。所以,我们在谴责骗子的同时,也有必要多角度地反思。
如今,想出名的孩子和想让孩子出名的家长不少,甚至出现了某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骗子也就可以“粉墨登场”施展其骗术了。不过,10~15岁的女孩还属于未成年人,父母是她们的监护人。这些女孩的“求出道”心理,当父母的了解多少,有无引导,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父母一无所知,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如果有所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会不会给他们带来危害,家长对此该有所评估。
该有的风险意识却没有形成,该引导孩子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却没能尽到这份责任,孩子的不雅视频被流出,后果该孩子承担还是父母分担,也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没有过分的私欲就能避免一些上当受骗的可能,孩子的私欲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私欲成正比。如果说成年人的私欲膨胀,骗子们对付成年人的这种私欲需要精心策划的话,那么,对于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他们就省心省事多了。
抚养孩子,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还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于孩子们的“明星”梦,家长要及时降温,而不是默许或鼓励自己的孩子为出名而早早地采取不恰当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