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北京书展的文学沙龙现场。 钟玲/摄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钟玲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个来自白俄罗斯的女作家,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但如果,让阿列克谢耶维奇自己去定义自己,她会回答:“我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一群人当中的一分子,一个幸福的人,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是68岁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时隔27年再次来到中国后,面对读者提问时的自我评价。
轮回,时隔27年重返中国
戴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无论是上海书展还是刚刚结束的北京书展,阿列克谢耶维奇都是最受关注的“文学大咖”。在网络预约报名期间,凡是与她有关的活动总是早早的就已名额爆满。
而在北京第一场以她为主角的文学沙龙,活动开始前一个小时,展馆的作家交流区就挤满了慕名而来的读者。在她出现后,会场还一度出现混乱的状况,尽管主持人一再声明她身体抱恙不为任何人签名,仍有一群读者蜂拥而至将她团团围住,只求书上能留下她的笔迹。在场的工作人员难掩愤怒,唯有她始终一脸淡然,处变不惊。
或许是,她已经习惯了人们的热情。
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接连去了美国、西班牙等12个国家巡回演讲,而这次来中国,原以为很轻松的旧地重游,却被密集的“工作”所代替了。
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到中国的上海、苏州、北京,10天的时间,阿列克谢耶维奇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参加文学对谈和新书签售活动,习惯了倾听的她,这一次变成了诉说者。
这并不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第一次来到中国。早在1989年,她就曾经跟随苏联作家代表团来过中国访问。
27年后,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她笑称,这就像是一个轮回,当年来到中国时,苏联还未解体,她那时也曾在中国出版过一本书,现在,转了一圈,她又回到了这里。只不过分别太久,这一次,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到处是高耸的大厦和拥挤的人群。在乘船夜游上海外滩时,她的脑海中还残留着对上海的记忆,只是今日的繁华,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样了。
连日来的奔波,她见过了太多的人,回答了太多问题,阿列克谢耶维奇不止一次,提到了疲惫。不只是身体的,还有心理的。
她坦白地说,并不是单指这次的“旅行”,而是这几年一直身心俱疲。40年来的创作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一条路,有很多时候她都觉得撑不住了。但唯一能支撑她的力量,是她的作品能够跟读者见面。
写作,真实呈现每一个人的状态
到现在为止,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19个国家出版。
她的笔下,都是亲历大事件的小人物的血泪史,既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主观的心理分析,她只是单纯以访谈的方式,表现人们对战争、灾难、生活最原始的感受和看法。
在《锌皮娃娃兵》中,她用第一人称忠实记录亲历阿富汗战争的俄罗斯士兵、妻子、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她讲述那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联女兵们的故事和战火中的爱情……
而今年在中国出版的《二手时间》,她讲述了1991年到2012年间,苏联解体后转折时代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所付出的代价,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这是她红色乌托邦系列的最后一部,采访工作长达21年。凭借此书,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德国书业和平奖,德国媒体盛赞这部作品摘取了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在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不时在括号里标注着哭泣、沉默等等字眼儿……那是访谈时真实的情形,她甚至不愿意放弃每一个被访者在当时那一刻的状态。
那也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自己的书中,唯一能够代表她也在访谈那个场景里的“证明”。
在面对读者时,她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她的作品里最重要的就是真实,那全部来自于人们的真实感受。“其实我的书里是有很多角色的,有很多声音的,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的一些事情,每个人都有捍卫自己真实想法的权利。这时候,我们才能客观地看到在当下的历史时刻,真正发生了什么。”
记者出身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任何一个故事,都不会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和表述,用她的话说:“实际上,在一个人的身上会发生所有的一切。”
阿列克谢耶维奇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过往。
幸福,用耳朵倾听,用文字记录
也许,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说,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能够倾听别人的故事,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她的幸福。
“我的童年经历告诉我,我所记录的都是真实的。”阿列克谢耶维奇说。
生活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乡村度过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晚回到柴房的农妇,父亲所在学校的乡村女教师,路上偶遇的农民们都曾经是她交谈的对象。
而倾听这个习惯,也一直“延伸”到她之后的人生里。
长大后离开家乡,她成为一名记者,到世界各地工作,也长时间到处旅行,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倾听。
成为一个“以耳立世”的人,阿列克谢耶维奇做到了。她像一个巨大的“耳朵”,倾听来自世界的各种声音,第二次世界大战亲历者的苦痛,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受害者的经历……
为了得到更多的细节,阿列克谢耶维奇书中的每一个受访者被访的次数都超过了三到四次,她甚至常常一整天都在进行对话。也因此,她的每部作品都会耗时5到10年的时间,有时会采访上千个人。她调侃自己,“毫不夸张地说,我的书房就像是一个仓库,各种各样的纸张堆在一起。”
她有一双倾听故事的耳朵,也有一双“温暖”的手。
战争、灾难、爱情、死亡,阿列克谢耶维奇最终将她倾听到的那些声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了下来,成为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
如同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学院给她的颁奖词:“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和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而人们在其中更易读到的是悲伤,是无奈,是罪恶,是死亡,只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并不那么想。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看来,每一个小人物都是大事件的经历者。在灾难发生后,她只是想把这些亲历者的人性展现出来。“我创作的目的和意义,并不是把那些阴暗的、阴森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而是希望大家感受到真、善、美。”
这大概也是,她在中国的10天里,不停地说想和中国的读者谈谈爱的原因。在展馆的文学沙龙结束,她准备离开时,她用俄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就是为了爱而生,为了爱而写。”
对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说,在她的作品中,读者们感受到的不是恨,不是恶,而是爱和美好,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