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吉伟德
8月29日凌晨3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康宸玮发了一条朋友圈:努力想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完稿的感觉很开心。康宸玮口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校园性骚扰”这一并不鲜见,又几乎“无计可施”的社会现象。而他刚刚完成的稿件,则是一篇聚焦“校园性骚扰”的调查报告。这篇一万三千余字的报告,依靠公开途径获得的60个同类案例。而根据这些数据康宸玮绘制了一份“北师大色狼分布图”。(8月31日《新京报》)
这份报告之所以能引发关注,一方面在于性骚扰作为老生常谈的问题,其严重性还没有得到最大化重视;另一方面在于,对于性骚扰的应对措施还相应滞后,干预机制与权利诉求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种个体的超前与自觉,映衬出安保部门的作为不力。报告取名为“沉默的铁狮”自有其深意,也是对校园安全甚至公共管理提出的一种诉求。“性骚扰”一直是法律界的一个“热词”,性骚扰的泛滥和蔓延,特别是针对女性的性骚扰,已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不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性质界定的模糊,从认识到行动上,公众对性骚扰的预防意识,相关部门的干预机制还相对滞后。
比如性骚扰概念的界定,立案和举证程序,赔偿标准,用人单位的责任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明确。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一部分,防治性骚扰需要建立群防群治的体系,更需要基于公共责任上的主动作为。否则,仅靠民间的自为和个体的努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沉默的铁狮”通过一个很小的角度,浓缩了校园性骚扰的区域现实,也把全社会的预防现状真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以现实映射传导出差距,也为寻求共识和力促改进提供了方向。
实际上,外界更期待制作这张性骚扰地图的主体,不是非专业的学生而是学校的安保部门。虽然在群防群治的体系中,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过谁是主体谁是辅助,则有着明确的职责界定。一方的“越俎代庖”,意味着另一方的作为不够。个体有如此的自觉与责任感,既让人感到欣慰,也让校园安保部门倍感汗颜。面对校园性骚扰,安保部门需要多一些“防狼分布图”之类的责任心,构织一张群防群治的大网,让个体免于“伤害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