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文以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为例,通过分析发现,丈夫参与新生婴儿的夜间照料不仅有助于妻子产后健康的调整与恢复,还能够有效促进夫妻关系和大家庭关系的和谐相处。为此,相关社会政策和机构应当进一步鼓励男性参与产褥期的照料和抚育工作,确立夫妻共同分担、相互支持的新型生育文化。
■ 李洁 刘婧
产褥期是从分娩结束至产妇身体恢复到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通常在六周左右。对女性个体而言,产褥期是其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而又脆弱敏感的时刻;对家庭关系而言,婴儿初生和产妇休养亦是家庭角色重构、各方关系交合的特殊时期。为此,我们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调查数据为例,揭示中国妇女产褥期身心健康状态和家庭关系模式,特别是丈夫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
本研究的调查工具是自编的《北京市产妇“坐月子”方式调查问卷》,调查于2014年10月~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顺义区共计四个区八个街道进行,调查对象是在北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且近五年内有过生育经历的女性,共收集有效问卷812份。
调查发现:“坐月子”期间身心健康与照料情况
——坐月子期间的身心健康状况
大部分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得到了较好的照料和休息:71.3%的产妇“营养摄入充分”,66.2%的产妇能做到“科学饮食搭配”;57.7%的产妇能“得到充分休息”。但是,由于照料孩子的需要,仍有20.2%的产妇没能得到较好的休息。还有相当比例的产妇身体不适或情绪低落:有54.8%的产妇“身体疲惫”;50.6%的产妇“身体(某一部分)疼痛”; 34.1%的产妇“情绪低落,经常想哭泣”。
——如何看待“坐月子”习俗
绝大部分被访者都认同“坐月子”的重要性:95.0%的被调查者认为“坐月子对女人一生的健康都很重要”,93.2%的被访者认为“产妇坐月子期间应该得到充分的照顾和休息”,说明“坐月子”观念和行为仍然得到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认同和遵从。
——“坐月子”期间的照料者
传统上而言,“坐月子”是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和媳妇之间建立情感和资源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作为“陌生人”的媳妇进入婆家的重要仪式性通道。但是在家庭结构和家庭观念发生重大变迁的背景下,“坐月子”原本的社会文化意涵正在逐步淡化。在此次调查中,只有23.6%的被访者赞同“坐月子是婆家的事,婆婆应该是我和孩子的主要照料者”;35.0%的被访者表示“不确定”;41.4%的被访者对上述观点明确表示反对。
——对丈夫参与的态度
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应当挣钱养家,女人应当照顾家庭和孩子。但是此次调查中,仅有少部分被访者赞成上述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例如,对“带孩子本来就应该是女人的事情”这一说法,只有11.0%的被访者赞同这一说法,大部分被访者(67.4%)明确表示反对。相当比例的被访者(56.3%)希望丈夫能更多地承担起照顾自己和孩子的责任。
在此次被调查者中,丈夫实际参与产后护理的比例并不算高。其中,丈夫参与照料产妇的比例为17.4%;参与孩子夜间照料的比例更低,为13.2%。但是,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外部影响因素之后,丈夫参与的确显著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家庭关系状况。另外,在个体人口学特征方面,年龄是一个相对显著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越不利于产后恢复;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产妇的职业情况对其身心恢复和家庭关系影响并不显著;在坐月子的方式上:家人有明显的性别偏好会对夫妻关系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坐月子”观念和习俗的延续、变迁
研究表明,尽管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是传统的“坐月子”观念和习俗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继承和保留。绝大多数育龄女性仍然认为产褥期的保健和恢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希望得到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理解和关怀。同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支持不发达的背景下,仍有相当数量的育龄妇女希望在这一特定生命周期得到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坐月子”礼俗的现代变迁主要表现在:在传统父权制家庭的维系过程中,通过婆婆对古老知识体系的精心传承和实践,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家庭成员确立起了抚育-赡养义务。但是由于传统父系扩展家庭的逐渐衰落、国家公共卫生话语的介入,以及城市化和独生子女政策所导致的家庭结构和观念的变化,使得“坐月子”原本的社会文化意涵亦在逐步淡化。科学理性话语和个人情感的满足成为育龄妇女产褥期恢复的重要诉求:有更多的女性希望按照“现代科学”的方式坐月子;她们愿意购买专业服务和产品;觉得母亲照料自己更贴心等等。这些变化无不对原本的社会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在极端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夫妻、婆媳、姻亲关系的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上被排斥在“坐月子”过程之外的新生儿父亲的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丈夫的参与(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对新生婴儿的夜间照料)不但有助于妻子产后的休息和恢复、帮助丈夫体会妻子生育的艰辛、缓解其照料孩子的辛劳,从而增进夫妻感情,并为将来亲子关系的良好建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丈夫参与也有助于避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由于文化和观念冲突所导致的扩大家庭之间的复杂的人际压力和冲突,巩固核心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形成夫妻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的新型生育文化
我们认为,国家应倡导男女平等的现代性别关系,具体到生育制度方面,应进一步鼓励男性更多地参与到妻子的生产和抚育过程之中,形成夫妻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的新型生育文化。这不仅是个体家庭幸福的重要基础,也关乎整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生育制度的发展。通过学习瑞典等国家为男性育儿假设定相应的比例定额和“性别平等奖金”等方式,为男性参与家庭建设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事实上,男女两性都是社会和家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同时,男性也有权利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承担家庭建设的责任。
同时,倡导医院在围产期间建立专门的知识渗透环节,宣传产妇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对新生儿父亲的培训和观念引导。父亲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夫妻良好互动关系的建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社会变迁的背景下由于观念的差异和矛盾所导致的代际之间的人际压力和冲突。
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增强新生儿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医院和社区机构应当更加积极的发挥自身的平台和纽带作用,鼓励新生儿父母参加社区公共活动,建立同辈群体之间的陪伴交流和非指导性信息咨询的关系。通过增强同辈群体之间的联系和支持,缓解其特定生命周期的紧张和焦虑,促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家庭角色和功能要求。
最后,还应当进一步关注低收入家庭、文化观念保守地区生产女婴的家庭及其他生育疾病、残障等特殊婴儿家庭的产褥期指导和监护。建议在产后社区医院回访环节重视对此类家庭产妇身心健康状态和家庭关系进行评估(以往只重视对产妇和婴儿健康状况的评估),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家庭进行社会支援和协助,解决家庭困难,构建和谐家庭。
(李洁为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刘婧为克莱姆森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