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6月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周末午茶 自然大学 村落保护: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与心理依附 偶遇砖塔胡同 阳台偷拍:白头翁孵化记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遇砖塔胡同

□ 胡杨 文/摄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钻胡同、穿小巷。每次上班那天正午时分,我都会兴冲冲地戴上耳机,一边聆听电台的音乐节目,一边漫无目的地胡同游。单位在什刹海边上,随便走都会遇见一些历史悠久的胡同,偶遇某某名人故居。当然,去的最多的是南锣鼓巷附近的胡同,每次走一条,回来查下相关历史资料,感觉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有时还会按图索骥再走一遍,把上次错过的地方补上。也免得外地的朋友跟我提起某条近在咫尺的胡同时,我无言以对。

那天下班后,同事说去西四逛逛吧,也好,拜访一下那些曾经屡屡光顾的小店。

三个人没精打采地沿西四大街逛着小店,感叹淘宝之类网上商城对小店的“摧残”。突然间眼前一亮,对面浓密的树荫下若隐若现有座古塔,整个人像打了兴奋剂,顿时精神了许多。

这是一座稍不留意就会错过的正方小院,古塔耸立中央。在对开红色大门的左右墙上挂着两幅牌匾:一面是正阳书局,一面是北京砖读空间。

入得院门,仰头看八角七重檐的青灰色古塔,突然感觉自己误入了闹市里的古刹。看介绍,此为“万松老人塔”。万松老人名行秀,饱诗书,善机辩,通佛儒,为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之师。圆寂后,葬于西四牌楼附近一青砖古塔内,塔因此得名。而边上的胡同就是著名的砖塔胡同。

现在塔楼已经被封锁,在塔四周建起了院子,两侧各有正阳书局的两间书屋,一间屋内摆放有鲁迅当年写作的手稿和砖塔胡同的来历介绍,还有一间是纯粹的书店。 院内还有茶座桌椅板凳,可以点茶。在后墙石墩上摆放着的两扇斑驳的对开木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上面两行勾着黄色金边的大字——“无事可静坐,闲情且读书。”

资料显示“万松老人塔”是北京旧城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塔身内部包裹元塔的情况在北京地区较为罕见,是研究北京地区密檐式塔发展的重要实物,也是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的早期标志之一。现存塔身为1927年重修,高约15.9米。

而砖塔胡同正是一次命名的,是迄今为止唯一自元大都时代即有文字记载并沿用至今的胡同,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一些研究北京地理的专家认为,经历近800年历史而没有更名,砖塔胡同是一孤例。

提起砖塔胡同,很多人喜欢提到元代剧作家李好古的《张生煮海》,以此来佐证砖塔胡同的古老。这部描写读书人张生和龙王的公主小龙女恋爱的杂剧,其中有一句台词,张生的书童问龙女的丫鬟住在什么地方,丫鬟回答:“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邂逅“万松老人塔”以及砖塔胡同,真是意外之喜。而回来查找资料的过程更是充满乐趣,由此决定下次专程去走砖塔胡同。

资料说这里在元、明、清三代时曾是戏曲活动的中心。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当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胡同有很多戏班、乐户,终日锣鼓喧天。据说元曲大家关汉卿经常流连在胡同里的酒楼、茶馆,他的《窦娥冤》等18部剧本,以及10多首小令中,充满着浓重的市井气息,与他在砖塔胡同以及北京城区的生活经历有关。

到了明代,由于东城的本司胡同和演乐胡同等处设立了教坊司,专门管理音乐、戏曲等事务,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闹。而到了清朝,砖塔胡同作为神机营所辖右翼汉军排枪队的营地,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从此渐渐变成了一片安静的居民区。

到了近代,砖塔胡同也流传着一些名人轶事。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偕妻子朱安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暂住九个多月,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这里好几次险遭强拆,勉强保留到现在。20世纪鸳鸯蝴蝶派大家张恨水,著有《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剑胆琴心》等,他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现95号),并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原来“正阳书局”是由北京 “80后”崔勇开办的,所售旧书、地图、老照片都与老北京文化有关。后来西城区政府将其引入塔院,打造北京第一个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砖读空间”,免费开放。

日常生活里,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惊喜等着我们。那天的感受,就像苏芮歌中唱的——“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戴着你的水晶珠链,请跟我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