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史玉根
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于辛庄,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村庄,徐前程和谭德琼夫妇的理发店就在村里一栋临街的楼房下面,一个面积40多平方米的工作间,附带一个10多平方米的生活间。生活间里摆放了两张床、一张小桌和一些炊具,一家人做饭、用餐、睡觉都在这间屋子里。
徐前程夫妇在这里工作、生活了6年多。两年前,他们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从老家四川接到北京一起生活。老大在一所民办学校上初中,老二在上幼儿园。两年多来,除了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两口子更多地承受了现实和预期的种种压力。不过,不管压力多大,他们仍然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再次成为留守儿童。
后悔不该把儿子留在老家
徐前程和谭德琼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农村,早在1997年,这两位“80后”就来到北京打工。婚后,夫妻俩继续留在北京,在城郊开了一个小理发店,开始自主创业。2000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由于受居住、照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将儿子留在老家。11年后,他们又生下一个女孩,尽管不舍,但因为两口子的生活状况未得到太多改善,依然只能将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儿子小林渐渐长大,令人不安的消息不断从老家传来:孩子好玩,花钱大手大脚,学习跟不上班,常常几天不归家,学校劝他退学……
“再这样下去,孩子的前途就会被毁掉,一定要把孩子接过来!”2014年春节过后,徐前程和谭德琼夫妇痛下决心,将两个孩子一同接到了北京。其时,他们的儿子已经14岁,女儿3岁。
“孩子来了,生活压力比以前更大了。”徐前程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以前,孩子放在老家,父母承担了孩子一部分生活费用,夫妻俩省吃俭用,还能剩下一点钱,现在两个孩子都过来了,日常开销大大增加,一个月的收入除去房租水电,仅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现在一家4口人睡在一个房间里,没办法,这个门店每月房租4500元,另外再租住房,实在承受不起。” 徐前程苦笑着说。
5月29日是一个周末,儿子小林和女儿梅梅都在家里。谭德琼在生活间做好了午饭,让小林和梅梅先去吃,自己和丈夫忙着给顾客理发。兄妹俩吃完饭,梅梅跑到理发店门口找邻居的小伙伴们玩,小林则在爸爸的提醒下,去给一个顾客洗头。
记者采访时,小林一直没说话,给顾客洗过头后,就坐在一旁低头玩手机。记者问他在老家好还是跟着父母好,他淡淡地答了一句:“差不多。”
“他现在表现好些了。刚来北京的时候,他手机不离手,除了要钱,很少主动和我们说话。后来,我们教育过他几次,他有了一些改变,看到我们忙,会帮着做做事,有时还和我们说说话。”小林出门后,谭德琼告诉记者,小林现在附近一所民办学校上初中,成绩还是跟不上。前不久,父母征询了他的意愿,准备让他读完初三后报考职业技校,学门技术,“只要他将来能自己挣碗饭吃就行了。”
徐前程夫妇对儿子显然很失望,但也很无奈。他们告诉记者,小林上小学二年级时,他们曾经把他接到北京,在住地附近的一所民办学校上学,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所学校被拆并了,进公办学校一时又很难,他们就把他送回了老家。在老家,两个老人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管教这个调皮的孙子,只能眼看着他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如果当初把他留在身边,让他在北京上学,可能情况不会这么糟。”徐前程有点后悔地说。
希望让女儿上公办学校
和哥哥相比,梅梅显得活泼一些,和父母也更亲近。“以前女儿在老家的时候,我们天天通电话,但我们每次回去时,她和我们总是有些隔阂,晚上也只跟她姥姥睡,不愿意和我在一起。现在,她天天在我面前撒娇。但和儿子,我很难找到那种亲昵的感觉了。唉,孩子小的时候,还是要和他们一起生活才好。”谭德琼叹息道。
她告诉记者,梅梅刚来北京的时候,比较害涩,不敢和其他孩子玩,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吃饭吃不干净,米饭撒了一桌子。“这是在老家养成的毛病,现在我们把这些毛病整得差不多了,每餐都吃得很干净。女儿的个子比好多同龄孩子要矮一些,我现在经常炖排骨汤让她喝,给她补补钙,再长高一点。”
徐前程和谭德琼夫妇显然对女儿寄予了很大希望。谭德琼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她一直在观察女儿的爱好和特质,等女儿再大一点,选择一个她喜欢又适合她的课目,好好培养一下她的特长。“唱歌?她不太喜欢,我发现她喜欢蹦蹦跳跳,腿还算细长,可能更适合跳舞吧。不过,收费太贵的培训班,我们也上不起。”
再过两年,梅梅就到了上学年龄,徐前程夫妇希望能让她进一所公办学校就读,“打工子弟学校很少,而且教学质量没法和公办学校比。”这两年,他们一直在关注和打听北京市的有关政策,得到的信息是,现在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公办学校就读,需要更多证明,条件近乎苛刻。
“一些条件很难达到,比如要提供夫妻双方的社保证明。社保金,没有正式单位的都要自己交,夫妻两个人每年至少要交两万元,对我们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们赚的这点钱只够维持生活,哪交得起。还有,开居住证明更麻烦,听说在我们这里的学校上学,‘小产权房’的居住证明还不行。我们现在租的就是‘小产权房’,因为在这里的'大产权房'很少,能做门面的更少。到时候怎么办?去租‘大产权房’,或者找有‘大产权房’的业主开假证明,都要花一笔冤枉钱,还不一定能通过审核,就算通过了审核,也可能因为学校学位不足,报不了名……”徐前程忧虑地说,如果在北京上不了学,他们只好把女儿再送回老家,但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女儿再走儿子的老路。
对于徐前程和谭德琼夫妇来说,他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政府能够尽快出台更人性化的政策,让那些长期在北京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和北京居民的子女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可是,这一梦想似乎还很遥远。
采访手记
政府应想方设法让外来孩子有学上
据记者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北京市入学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比如“五证”: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一些区县在“五证”的基础上又陆续附加了一些条件,比如必须提供孩子父母双方的社保证明、房屋租赁缴税单、房租租赁合同等等。毫无疑问,附加条件多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想在北京入学,就更加困难了。
北京市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要求,可能是迫于城区人口增大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的压力,但这样的规定,显然有悖于“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的有关法律规定,对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有失公平。这些孩子在户口所在地得不到有效监护,但因为父母一时无法办齐相关证明,将失去在北京就读公办学校的机会。而目前北京城区和近郊的民办中小学校也十分稀缺,在无法入学的情况下,他们的父母将不得不把他们送回户口所在地,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
国务院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强调要“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许多地方政府也呼吁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切实履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将孩子带到身边生活和学习。记者认为,北京作为全国首善之区和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政府应该从“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大目标出发,想方设法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提供方便,比如在城乡接合部和郊县多建公办中小学,既可以分散过于集中的城区人口,又可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还可以扶持民办中小学的发展,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吸引、接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等。只要真正把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摆在重要位置,只要有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