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学东
我离开故乡已经进入第三十一个年头了。但我每年春节都要回家。
每一年回家,我都会耳闻目睹故乡新的变化和新的进步。但我对故乡的新貌,却一直有着一种心理上的不适。
不是我不欢迎故乡的新变化,每个人,哪怕是最守旧的人,都会欢迎向上的新变化,希望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安康。这是故乡祖祖辈辈人代代相传的期盼。
只是,如今故乡的这种新变化,太过彻底了。
熟悉的生活场景不见了。河道填埋的填埋,污染的污染,空气里还常常飘荡着异味;肥沃的土地不再种植的水稻小麦,而是种上了厂房和纵横交错的水泥公路;鸦雀争鸣鸡犬相闻的生活,被隆隆的机器声和汽车声盖过……繁华热闹是故乡的新生活。
“格式化”,我曾经借用这样一个词来描述故乡的这种新变化。格式化意味着清零,与旧生活割袍断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故乡对新生活的向往,就像30余年前,我为了摆脱乡下贫困且艰难的生活,发奋读书考大学的心情一样。为的是逃离旧生活的轨迹。
但是,当我真的逃离故乡,远走他乡,学习工作生活多年之后,我才明白,物理形态的故乡可以发生格式化似的改变,上班下班灯红酒绿的生活状态也可以迥异于故乡的兄弟姐妹,但是,关于故乡,关于成长的记忆,关于亲人间的嘘寒问暖,却永远是无法被格式化掉的。
年岁渐长,关于故乡的旧时景象却越来越清晰,眼睛睁闭之间,关于故乡的记忆,就像电影一般回放,不会有一丝岁月的窒碍。于是,有了我笔下源源不断的江南旧闻,为自己为父母兄弟及故乡的朋友们,重构了关于旧故乡的集体记忆。
你怎么会把故乡旧事记得那么清晰?
许多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想起故乡,想起远在故乡的父母兄弟的时候,这些影像就如大河奔腾,汹涌而至。
这就是故乡。故乡的大地有一种特别的神性,无论是希腊神话里赋予大力神安泰力量的大地母亲,还是荷尔德林对于故乡的叙说,就像里尔克《民歌》里那土豆地里的咿语,都讲述过故乡大地的神性……
于我而言,这块大地同样也曾赋予我力量,赋予温暖和安全。
这也是我把每年春节想方设法拖家带口挤上拥挤的南行列车或飞机,回家过年的动力所在。我想也是中国大地上每年春节前后溢出经济学规律的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年复一年上演的原因所在。低劣的经济学家永远不会明白。
虽然如今沟通方便,亲友间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甚至视频交流,同样可以表达真挚的情意,但是,这一切,只是偷懒人的拜访,永远无法取代自小打闹一起长大的兄弟间推杯换盏里的亲情,永远无法取代年老力衰的父母看自己孩子的透着笑意爱意的眼光——我们是在这样熟悉而温暖的眼光下长大成人的。
亲人间的相聚,没有虚头巴脑的客套,而是一种真切的相互确认:我们是亲人,我们在一起,哪怕平时为了生计,我们天各一方,但到回家的时候,我们都会回家。回家才是我们的价值判断,与生活困顿富裕没有关系。
故乡的变化依然在继续,新的家园让我感到陌生,熟悉的场景正在快速消失。我们与故乡的纽带正在被一丝丝割断。每年春节,我都会在故乡的大地上徒步漫行,努力追寻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和触摸已经陌生的世界。虽然许多东西消失了,许多改变了,但那熟悉的乡音,熟悉的绿植,熟悉的鸟鸣,依然顽强地阻击着最后变化的到来:
“一切都似曾相识,甚至擦肩而过的问候
也充满情谊,每一张笑靥都充满亲缘”。
(荷尔德林,《归乡——致亲人》)
所谓对生身之地的感觉,无论中外古今,普天之下,莫不如此吧!
但是,得有家可回。我不在乎千篇一律的新故乡,那林立的高楼厂房对我无足轻重。我只在乎故乡除了有可以依恋的亲人,可以归巢的祖居,可以凭吊的祖坟,还有清澈的河流,高远的天空,还有那些榉树翠竹白头翁黄雀……
“每一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的故知!”
没有了这一切,就再也不会有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