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戈
我并不是很亲近“文人花”,看明代人张谦德的《瓶花谱》,里面有“品花”一栏,给众花编目,编排品级次序,比如牡丹、梅花、水仙为一品,蕙、海棠、宝珠茉莉为二品;一直排到九品,是剪秋萝、木瓜、牵牛什么的……当然,相应的,也给花具做了编排,青铜觚、古罍、梅瓶、青瓷为贵,金银为俗器。
在苏州的时候,我去了艺圃,那是文氏家族的园子,主人是画家文征明的后人:状元文震孟,他的弟弟,是写了《长物志》的文震亨,明式美学之宗师。不大的艺圃,书房倒有四间,中间隔着柏树、辛夷和山茶花,我看着几案,想给案头配上啥清供呢?应该是文震亨笔下盛赞的石菖蒲,一种摆在书桌上的香草(在位列表里名列一品),随风送来遥遥的清丽香气,书生晨读骤歇,手倦抛书,活火煎茶,顺便给石菖蒲换换水,歇歇心神,缓解目力……这些都是文人雅士的闲趣,我抬眼望望书斋外面高高的素墙,那是品味卓绝的园主,为花枝留下的画布,到了静夜月明之际,花影投上,倍添诗情……可是,关于石菖蒲,我更喜欢我的朋友老钟寺和我谈到的版本,他说这种草,在他们广东乡下,河岸水湄有很多,新年时放在洗澡水里,有清香,除秽迎新。
我比较认同《诗经》里的植物态度,比来兴去的都是手边的草木……我喜欢玄武湖畔的水生植物,那天朋友问湖里是什么,我说:“这就是参差荇菜啊”,远处,还有《诗经》里的“蓼”,到了秋冬,芦苇就会随风摆荡,那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人就是随见随记,从生动的眼前场景里,掐个枝,插在诗句里。
我喜欢的植物态度,不是文人花,不是品花录,而是生根于日常、微花中见真意的“附近的爱”。
比如在川濑敏郎的插花书里看到:他去山野里散步,把一束红叶折枝,归家后,顺手就插一个秋叶为主题的作品,拿它记录岁晚既至的时间感;梅雨季湿闷,就用桃枝上的青涩小毛桃,信手插在素色瓶里,这是眉目青青的少年之恋,如清风般,驱散梅子黄时雨中的满腹闲愁…他的插花素材多是随处可见的:春来的油菜花、豌豆花、蒲公英,暑热中一朵自清凉的牵牛花、匍匐在青叶中殷红的小蛇莓,岁末农家一把沉甸甸的稻子。他喜用的菊花,也不是《菊谱》里的泥金香、紫龙卧雪什么,而是野径上最常见的恬淡小野菊——中国自产的“真菊”,可能就是这种指肚大小的黄白菊吧,我想着它们星星点点的黄色蹀躞在山野中,清逸落寞的样子,这才是我想象中古中国的瑟瑟寒秋意。
所有的植物都是时间的表情——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而这些落笔天地间的植物篇章,绝不只是品级表上的高端者。人遇见花,被它的美滋养,心灵之弦被花朵拨动,产生温柔的律动,如此而已……不仅是插花,我觉得:文学,应该也是一种“附近的爱”。
日本民艺家柳宗悦,终身推广朴素实用的民间器物,他的小儿子柳宗民,是个植物学家,在他的生物研究中颇见乃父之风,他喜欢的都是未经人工培养的,带有庶民风味的日常习见的乡野植物,他还特地写了一本《杂草笔记》。
旧时北京的穷人过年,置不起啥子案头清供,就用一个红萝卜,削头去尾挖个洞,内种大蒜,用铁丝挂起放在朝阳窗下,红红绿绿的煞是热闹喜庆;周瘦鹃的盆景园、小园林、旧士子趣味的花木文章,我统统不喜欢,唯独他说有次,把初秋结果的大柿子,扔在青铜瓶里,古瓶红果的场景,我揣想了很久,柿子是种特别家常的植物,在北京酷寒的冬夜里,在容带我去买水果,掀开棉布门帘,端出几个柿子,北方的柿子有腰身,就是“盖柿”,是冬天最贫贱的水果,大冬天被暖气烘的口干舌燥,此物正是最解燥的冷饮。我一看到红彤彤的柿子,就会想到寒素之家捂在手心里,那一点过日子的暖意。
又有一次,我坐在小凳上择芹菜,孩子在我脚边玩,她捡了些残叶,插在废弃的布丁瓶里,做成一个小盆景送给我——在小朋友未被“格调”污染的直觉之眼里,美就是美,那个废菜叶盆景我保留了几天,在我眼里,它比什么一品九命的花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