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丁秀伟
上海群团改革历时5个月,上海市妇联始终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主线,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突出问题,各项改革已初见成效。
妇联执委基层比例明显增加
上海市妇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增强基层的原则,经过一定的规范程序,众多不唯年龄、身份、职级,热心妇女工作的一线妇女群众成为各级妇联执委,各行各业以及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中热爱妇女群众工作的优秀女性人才,也都在各级妇联组织中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
上海奉贤区奉城镇洪北村妇联主席卫丹红以及上海静安区北站街道蒙古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吴晓峰,在今年2月召开的上海市妇联十四届八次执委(扩大)会议上当选为上海市妇联执委,这是居村妇联主席首次当选上海市妇联执委。同时还有原市女律师协会会长黄绮补选为挂职副主席、常委。上海市妇联执委中基层一线比例由57.5%提高到58.4%,上海市妇联常委中基层一线比例也由23.5%提升到29.4%,远远超过了改革方案中要求“常委中不低于15%,执委中不低于40%”的目标。
“无论是律界精英、有影响力的楼组长,还是社会组织带头人,无论是到居村妇联,还是到市妇联,新常委、执委的加入,都为‘妇联’这个大家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激发新的工作活力和队伍活力。比如,新增补的市妇联挂职副主席黄绮协管权益保障部和发展联络部的工作,充分发挥她的法律专业特长和曾兼任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会长具有的丰富社会组织领导、管理能力。我们也在考虑吸收媒体专业人员担任宣传网络部挂职副部长,以更好地推动网上妇联建设。”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说。
截至目前,上海各级妇联大部分完成执委扩容,四级执委总数扩容至86333人,其中市妇联执委113人,区县妇联执委590人,街镇妇联执委5783人,居村执委79960人,还有少部分未完成的将在上半年全部完成。
扩大组织覆盖面,服务到妇女群众身边
据了解,上海市妇联在改革之初就对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进行了逐条剖析,其中,组织覆盖不全,特别是与体制外的妇女联系不广、组织社会化不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上海市妇联不断探索向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拓展和创新组织覆盖,借助“妇女微家”“客堂汇”,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介行业、专业市场,以及外来务工妇女、自由职业妇女、知识女性等相对集中但还未建组织的“盲区”,不拘一格建组织等方式、途径,把妇联组织的活动和服务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开展到妇女群众身边。
盛凤仙是今年1月增补的上海奉贤区蔡家桥村妇联执委,同时也是蔡家桥村的“妇女微家”的负责人之一,她主动将家里的一间房屋免费提供给“妇女微家”,作为活动场所。
上海奉贤区蔡家桥村村域面积广、妇女人数多, 一个“妇女之家”难以满足妇女群众的多元需求,“妇女微家”是“妇女之家”向一线的延伸,妇联执委兼“妇女微家”管理员,通过与自家附近的姐妹常来常往,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掌握情况和处理问题,有利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盛凤仙说:“‘妇女微家’建在我家之后,能够经常跟其他人聊天做活动,我整个人都开朗多了。以前不是很熟悉妇联是干什么的,现在跟妇联的联系可密切了。”
此外,上海徐汇区妇联率先突破按单位、区域或系统为单元建妇联组织的传统,于今年3月5日,在体制外的律师界,以行业群体为单元成立了徐汇区律师界妇联。
上海部分区县妇联还积极探索在园区、卫生等领域和系统建立妇联组织,如松江区妇联积极探索将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妇工委)改名妇联。在巩固已有居村和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妇女之家”的基础上,加大了在女性就业集中的楼宇、园区建立“妇女之家”的力度,并按照女性意愿,循序渐进地在各行各业建立“妇女之家”或“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为广泛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阵地。
创新服务方式,着眼未来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组织动员方式和传播格局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上海市妇联主动顺应趋势,运用互联网拓展妇联工作和妇联服务,放大妇联声音,在建好“上海女性”门户网站、“上海女性”微博、“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凝聚上海妇联直属事业单位、区县妇联和相关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形成微信矩阵,及时、有效、充分地宣传妇联改革和各项工作。
上海市妇联还尝试在“互动”上下功夫,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动员广大妇女参与妇联活动的载体,“男女平等”TED演讲、“创·享新起点上海女性创业论坛”,以及今年市妇联三八表彰纪念大会等,都通过微信报名等方式动员和吸引广大女性的参与,最终取得良好反响。
徐枫说:“网络平台确实是很好的宣传载体、活动组织载体,不仅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参与,还吸引了年轻女性、职业女性、知识女性参与,有些活动结束后,参与者还面对面建群保持联系,分享交流互动,进一步辐射和延伸了活动效应。”
据悉,上海市妇联还将继续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好连接四级妇联组织的工作平台,运用好全国妇联“妇联通”的移动工作平台;通过“上海女性”微信公众号改版,增强微信服务功能,初步建立妇女儿童家庭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先期推出优质家政、科学育儿、妇女维权等网上服务项目;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平台等基础数据库交换、共享相关数据,积累和运用妇女需求、妇联调研等信息数据,打造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
目前,上海市妇联的群团改革还在进行中,徐枫表示,历时5个月上海市妇联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接下来上海市妇联还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五个一”落实到位,推进市、区县妇联机关干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联系和服务妇女;进一步完善向社会力量购买妇女儿童家庭服务的机制,引导女性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承接服务项目,运用好财政资金、整合妇联资源、吸引社会资源,并向基层一线倾斜,增强基层直接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能力;将妇女创业就业、心理疏导、法律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特殊困境妇女儿童帮扶等公共服务纳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目录,妇联作为承接主体或委托购买主体,形成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的制度性安排。
“更重要的是完善对各级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综合评价机制,突出妇女群众在评价中的比重,以妇女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为妇联工作的重要评价标准,每年度的重大工作项目引入第三方评估,引导妇联干部眼光向下,把妇女群众满意受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作为工作重点,从整体上深入改革,实现资源的基层共享。”徐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