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昕吾
最初的起步
为了孩子开始烘焙
“80后”的苗妈曾是一名北漂,2009年生下女儿苗苗后,她回到湖南株洲,想给孩子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陪伴。得益于曾经的工作,苗妈手里掌握了不少与美食有关的资讯和人脉,回到株洲,作为全职妈妈的她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健康饮食。
“以前我们去烘焙房拍摄,总是沉醉于蛋糕房里的香味,觉得在那儿喝一杯下午茶特别美好。”但接触得多了,这些弥漫着“幸福甜”的香味让她开始感到不安,“越香的地方,用料中的化学香精肯定越多;看上去Q弹软糯的面包,买回家两三天还能保持出产日的膨胀感,这都是膨改剂在起作用。”苗妈细数着面包房里的猫腻,至今也没能改掉自己的职业习惯,“比如我看到朋友吃蛋挞,就会建议对方少吃甚至别吃,因为其中的含油量超乎你想象,热量很高,但孩子们大多喜欢吃香的、甜的零食,自己做了烘焙就知道,健康的原材料,很少能达到商店产品的香与甜。”
有一次,女儿的同学牛牛过生日,每个小伙伴分到了一块精美的奶油蛋糕。苗苗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要“解决”眼前的蛋糕,苗妈百般阻止之下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拿出自己的工具,当场现做了一块奶油蛋糕。”当时正是盛夏,苗妈把两份蛋糕放在阳台上,让女儿观察,2小时后苗苗再去阳台时,妈妈做的蛋糕奶油已经全化了,但牛牛的那份生日蛋糕,一直到两天后,奶油仍然保持着立体的形态,当然,蛋糕的周围早就爬满了蚂蚁,正在啃食呢,“从那之后,我女儿再也不会主动要求吃外面的蛋糕甜点了。”
最爱做面包
学会享受发酵的过程
苗妈买的第一台烤箱只有300块不到,鉴于自己的厨艺基础,她一开始就尝试了比萨而不是入门级别的饼干。这次尝试非常成功,家人都说好吃,她信心满满地开始了下一个挑战——面包。“结果你肯定猜到了,死得很惨,面包都是老手们才做的。”苗妈不好意思地笑笑,“失败是常有的事,玩起烘焙来,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新鲜劲已过,而是因为挫败而放弃了。”制作一个面包,需要70克的面团,发酵时考虑当时的制作环境,比如湿度、温度等,她觉得自己像一个什么都懂的科学家,“而所有的点心里,没有什么比面包更可爱诚实的了,它膨胀起来的过程你仔细观察的、用心对待,出来的东西就会好,你随便弄两下扔一边去做别的事,它就真的不可能美味。”
从爱上做面包开始,苗妈的烘焙爱好才算是一发不可收拾,添置烘焙材料,三天两头地买粉、牛奶、鸡蛋。即便是现在,她做起面包来也可能遭遇“滑铁卢”,因为和蛋糕、饼干不同,做面包受环境、原材料之类因素的影响大,成败的不确定性更高。
如果只是为了吃,做出精美甜点并拍照出售的话,苗妈的烘焙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炉火纯青。但偶尔的工作压力大到失眠时,她也尝试过让烘焙来解脱自己。深夜两点,在床上翻来覆去时,为了不打扰家人,苗妈起身到书房上网、看书,但这丝毫不能缓解自己心中的焦虑,“索性我就跑到厨房,拿出工具开始做甜点。”有些看似机械的动作,却容不得操作者开小差,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双手间的面粉和奶油中,不知不觉,那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烦恼不见了,只剩下对甜点出炉的期待,“有时候做完,天也快亮了,放在桌子上摆好等家人们起床,就成了最新鲜的早餐,我也腰酸背痛可以无事一身轻地去安睡几小时了。”
生活需要调剂
不想把爱好做成事业
在株洲的烘焙圈,苗妈算是比较有名的,2009年,株洲的烘焙私人工作室几乎为零,烘焙爱好者的族群规模也不值一提,大家无处交流,各自在网上对着视频闭门琢磨。苗妈在彼时创立了株洲最早的烘焙群,也时常找地方组织烘焙爱好者们聚会,领着大家团购进口原材料和优质模具,给烘焙工作者一些具体开店建议及产品设置方案。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她也想过放弃繁重的工作,经营一家自己的烘焙工作室,“很多人一听我想开店,就马上找我下单,另外一些开饮品店的朋友也来谈合作。”虽然只是初步的想法,但短短一个月里,永远做不完的订单和甜点创意风暴让30岁出头的她累出了颈椎病和腱鞘炎,“大家很喜欢,我当然很满足,很有成就感,但当我再站在桌前自己却踌躇了,把爱好变成事业并不全是幸福的,烘焙曾是我放松的港湾,做健康的食物,拍照、获得点赞,多好。为什么现在它变成盈利的工具了呢?”苗妈说,也许是自己对工作过于严苛,一个月后,她放弃了把烘焙爱好变成事业的想法,“现在这样挺好的,工作忙点,闲暇之余有一个能收获成就感的烘焙爱好,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