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编者按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移动转售号码实名登记工作,遏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通讯信息诈骗等突出问题。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等问题已是通信顽疾,形式和花样也在屡屡翻新,危害用户信息安全。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严厉打击却无法根治。令人“防不胜防”的骚扰信息为何屡禁不止?痼疾如何才能根治?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蓓
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的通讯信息诈骗……近10年来,移动通信发展日渐发达,通信“顽疾”也日渐滋长,长期侵扰着人们。作为消费者,向相关部门投诉、下载拦截软件……各种“御敌”招数使尽;作为管理单位的工信部,多次“重拳”出击,打击“伪基站”“号码买卖”,实行移动通信号码实名制登记。
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加强规范管理 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单位,进一步落实移动转售号码实名登记工作,遏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通讯信息诈骗等突出问题。
顽疾何治?这一记“重拳”是否又会像之前一样,犹如打在“棉花”上?是否有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日前,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走近消费者和专家律师,倾听“吐槽”,多方寻找解决路径。
轮番骚扰何时休?
“短信现在都懒得看,全是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种垃圾短信和诈骗信息。好在现在通信工具多样化,朋友之间联系用短信的机会少了,大部分时候每隔一段时间集中清理一下短信信箱就行。”听到记者的采访意图,“80后”李女士根本无须“整理思路”,被骚扰的经历“随手拈来”。
李女士2002年有了第一台蓝屏手机,“感觉一下子拉近了朋友间的距离,有事没事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感觉有手机特别方便。然而,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垃圾和诈骗短信“接踵而至”。
“您好,是李女士吗?我是之前同您联系的××公司小王,您的车子是否需要参与我们公司的投保呢?”“您的孩子已经到了参加××培训的年龄,我们公司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从推销装修到卖保险,从劝小孩上幼托班到加入××俱乐部,莫名而来的各种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连番上阵,李女士不堪其扰,之前对手机联络方便的好感,很快被烦恼取代。
更让人恼怒的是诈骗短信和电话。李女士跟记者说起最近网络上热传的一个段子:“自本人拥有手机以来养成保存短信的嗜好,经不完全统计:累计中奖93次,资金共计2260万元(人民币),另有各种iPhone手机68部、电脑36台、轿车27辆,收到法院传票93张,被大学录取57次,儿子被拐卖13次。请告诉我,我这一生是否是传奇!”
“如果细细算起,这十几年来,这些数字翻番可能都不止。”李女士无奈地说,“诈骗短信刚出现的时候,看到中奖信息,还差点上当”。
与李女士“在仔细甄别后免于上当”不同,徐先生的母亲则因为一条诈骗信息“差点心脏病发”。“儿子在外出差,突然接到一条短信说我儿子出车祸在医院急救,需要用钱,让我转账。”七八年前的那次经历老人记忆犹新,“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息,她立马慌了神,赶紧给对方回电话,又被一通吓唬,说我儿子生命垂危,立刻需要汇钱。”好在徐先生的父亲比较冷静,赶紧给儿子打电话确认。
“这种诈骗方式虽然之后被曝光,但对于爱子心切而又遇事容易慌张的老人来说,特别容易受骗。”徐先生说。一场虚惊之后,徐先生和年迈的父母对这种信息诈骗咬牙切齿,“却很难找到有效方式免于受这种信息的骚扰。”
而之后,“猜猜我是谁”、各种伪装成银行和电子商务网站的诈骗信息、电话越来越多,花样层出不穷。
“如今,更让我厌烦的是推销电话,经常是正在开会,一个电话打进来,怕是客户不得不接,结果是推销,很妨碍工作。”在一家商贸公司工作的张先生无奈地摇头:“常常是一天接的电话里,一半是骚扰电话。虽然手机装了针对一些号段的阻隔软件,还是有漏网之鱼,这些骚扰信息和电话依然是无孔不入”。
2015年,北京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当年垃圾短信的拦截量持续下降的状态,而骚扰电话的识别与拦截量则持续上升或持平,骚扰电话已经取代垃圾短信成为电信骚扰的主要问题。被骗手机用户接触诈骗信息的首要途径是诈骗短信,占比为36.5%,其次是社交工具30.2%,诈骗电话16.3%,钓鱼网站占15.1%。在所有垃圾短信中,数量最多的是商家促销33.3%和普通广告17.6%,运营商短信排第三,占13.7%,诈骗短信占比为3.8%。而在所有诈骗短信中,冒充银行的最多占51.3%,其次是冒充运营商32.4%。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北上广深等城市则是“重灾区”。
实名制能否根治“骚扰顽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手机普及率很高的当下,几乎每个人都能“吐槽”出一长串遭受“骚扰”后的烦闷情绪,几乎每个人也都会随之发出一连串的问号,这样的“顽疾”如何整治?如何能够根治?
为了遏制骚扰诈骗电话、信息,2013年9月1日起,《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方案》开始推广施行,要求通信运营商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
2015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重拳整治“黑卡”。
但是,由此衍生出的新问题又困扰着用户,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也有人质疑,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日益泛滥,不少是运营商和相关企业合谋的结果,实施电话实名制恐怕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注意到,4月28日的《通知》中,要求转售企业要建立健全防治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通讯信息诈骗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规范用户合同管理、强化技术手段建设、完善事后处置流程、加强与基础电信企业沟通合作等多种举措;基础电信企业应承担起网络运营的主体责任,强化技术手段,将转售号码纳入自身防治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和通讯信息诈骗治理体系,承担转售用户日志留存主体责任;工信部将对检查发现、社会举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公安机关认定涉嫌违法犯罪的移动转售号码所属企业情况,定期向社会进行通报,对违法违规企业,将严肃处理。
这是否是一个可以有效解决并从根本上治疗“顽疾”的办法?北京3G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项立刚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什么样的电话是骚扰电话?很难明确定义。对用户而言,诈骗的信息大家很清楚也很容易分辨,但是除了诈骗之外,比如对方打电话介绍一个产品,对你来说很有价值,你可能会认为这并不算骚扰电话,但如果你觉得这对你没有价值,这就是骚扰电话。
第二,在骚扰、诈骗信息、电话出现的过程中,谁来为这件事情负责?责任如何分配?事实上,责任主体并不仅仅是运营商。我们可能要建立一个举报体系,可以通过这个举报体系,逐渐由这些机构来认定,认定完了之后才能够定义。因此,单从运营商、实名制上下功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第三,管理机制的问题,包括对于大量的拨打骚扰电话机构怎么处罚?除了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之外,还有一些商业机构、银行系统、保险公司等参与其中,对于这些骚扰电话的“源头”如何约束和惩处?还是应该在立法上下功夫,明确责任主体,重罚违法违规主体。
曾关注国内多起信息诈骗案的浙江百铭律师事务所叶明律师表示,就全国范围来说,个别运营商和中介机构出于利益驱动,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虽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时,商家会一再表示‘保证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但这种承诺无法监督,无法落实,违法成本低。法律是讲究证据的,而消费者在现实中无法知道信息是在哪个环节被泄露的,最后也不得不放弃起诉。”
叶明律师说,2009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确定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罪名,首次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范畴,规定要追究泄露、窃取和售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但未明确该罪的具体界定标准,譬如犯罪主体除“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外,还存在着如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汽车厂商、宾馆酒店、会计师事务所等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和单位。
“国家需要完善立法,执法部门需要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同时也需要建立行业诚信。”叶明律师认为,现实中更多案件够不上犯罪,需要的是行业自律,健全保密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以阻断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