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国妇联和广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各级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认真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职能,构建“大维权”工作格局,创新维权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手段、队伍建设,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切入点,把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与真情服务妇女工作做细、做实,切实把妇联建设成为可信赖依靠的“妇女之家”。
推进维权工作法治化
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
2015年8月,广东省地方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正式建立,这是由省妇联和省法制办牵头发文,省人大、公、检、法等12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机制。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机制一经建立立即发挥积极作用,已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送审稿)和“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开展研究评估,提出意见。目前,全省已有16个地市建立该机制,今年6月底前21个地市及顺德区将全部建成。
记者从省妇联了解到,近年来,广东妇联积极创新维权工作理念,从参与顶层设计入手,抓源头促立法出政策,积极推动人大、政府部门制定与妇女儿童利益相关的法规政策。据统计,省妇联近年共对《反家庭暴力法》《刑法修正案(九)》废除嫖宿幼女罪等120多件法律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意见建议;2010年推动省人大修订《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刚性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妇女”。去年,省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对《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进行执法检查,推动村、社区“两委”100%配备女委员。
各级妇联也十分注重源头参与,促立法出政策。为推动维权工作关口前移、标本兼治,在广州市妇联的积极呼吁和大力推动下,2010年6月1日,《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正式出台实施。这部法规对妇女的人身财产、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等进行了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如夫妻财产联名登记权、农村妇女权益保障三步走、反家暴首办责任制等,特别是“夫妻财产知情权”的规定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在5年多的司法实践中,有关职能部门共为700多名夫/妻提供了车辆信息查询服务,为2000多名夫/妻提供了房产查询服务,切实破解了离婚案件中妇女“人财两空”的财产分割难题,保障夫妻双方合法财产权益。去年,广州市妇联积极促成市人大开展立法评估和执法检查,结果显示,《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立法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量化分值为88.94分,在当年通过的几部地方性法规综合评价中,实施情况最优、评分最高。
2013年,在深圳市妇联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内地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将一系列影响妇女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纳入法制轨道,较好地推动了该市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进程,荣获联合国“妇女发展贡献奖”。去年11月5日,深圳市妇联大胆创新宣传形式,与媒体合作,成功策划推出“领导干部谈国策”专版,由市委书记马兴瑞、副市长吴以环及各区(新区)主要领导畅谈深圳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创新实践,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妇女维权工作。专版刊出后,引起各界热议,反响强烈,专家指出,此举凸显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深圳妇女发展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打造社会化维权新模式
开展万人签名反家暴行动
由广东省妇联争取省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出资2200万元实施的公益项目——“集思公益 幸福广东”支持妇女计划近日举行结项总结展示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项目运行以来,共联系指导相关社会组织1500多个,实施206个项目,涵盖家暴预防、婚姻调适、女童防性侵等多个妇女维权工作领域,直接服务群众68万人次,间接惠及259万人次,服务对象满意度为93.4%。目前,全省各级妇联与4000多个社会组织和微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辐射带动一大批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维权服务。
妇女群众在基层,维护妇女权益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落实也在基层。记者从广东省妇联了解到,近年来,省妇联积极通过妇联的改革壮大基层工作力量,积极打造社会化维权新模式,使更多的优秀妇女和热心妇女事业的人加入妇联的队伍中来。
东莞市妇联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东莞市是典型的人口输入型城市,全市户籍人口191.39万人,常住人口834.3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383.9万人,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3倍。人口结构的严重倒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妇女的维权需求持续增加,且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对妇联组织维权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提出了新要求,而基层妇联自身的人才力量、工作方式、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此,东莞市妇联拓宽工作思路,通过向社会借力引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打破传统单一的维权方式,形成“妇联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维权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近年来,东莞市妇联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指导建设了专注服务妇女儿童及家庭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东莞市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经过5年发展,全市建立白玉兰中心35家、服务室56间、家暴庇护中心1个,与全市6个妇女维权站共同构成了东莞妇女维权的主阵地。依托白玉兰中心和关爱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枢纽平台,联系凝聚了相关社会组织269家。同时,大力孵化培育“妇”字号社会组织。投入50万元实施巾帼助力计划,配套30万元开展“金点子”项目评选,推动条件成熟的“妇女之家”及妇女社会团体登记注册为社会组织,目前已孵化培育社会组织39家。
此外,东莞市妇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社工岗位。目前全市白玉兰中心共引进社工150人,妇联维权站引入社工16人,社工和妇工、义工一起共同提供维权服务。2015年,全市白玉兰中心跟进个案876个、开展小组活动357场、举办社区活动1528场、服务妇女97993人次。坚持问需于妇女,以妇女所需深入开发设计服务项目,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符合资质要求、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实施。近三年来共实施了16个妇女维权项目,服务妇女34577人次,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搭建妇女 维权平台
维权站接待来访妇女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条电话热线,以“倾听妇女心声,关护妇女权益”为主题,成为妇女群众信赖的维权途径,成为妇联联系和服务妇女的工作平台,这就是“12338妇女热线”。广东省妇联连续5年组织省、市、县三级妇联主席在“三八”节当天同步接听热线,并结合妇联主席接听热线活动,建立健全妇联领导接访制度,进一步畅通妇女诉求渠道。5年来,活动共接听来电3798件,其中省妇联领导接听293件。
记者从省妇联获悉,近年来,省妇联积极建制度、筑网络、搭平台,创新维权工作机制,促进维权工作长效化。建立了主席定期接访机制、主席挂钩联系基层妇女之家机制、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婚姻家庭矛盾调处机制;依托四级妇联组织,通过“一线一室一站一机构”,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维权网络;打造各具特色的妇女维权服务平台,争取省财政专项和各地配套资金9470万元,实施了三期“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项目,建立了25个省级服务站,辐射带动建立119个市、县级服务站,较好地实现了基层有阵地、有人开展维权工作。各站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个案、网上、外展等服务,迄今惠及妇女群众3800万人次。该项目被全国妇联确定为“全国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示范基地”。
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汕头站)作为省妇联首批项目点之一,于2009年3月正式投入运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曾向维权站求助的广西妇女阿珍嫁到汕头农村后,因常年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阿珍感到绝望,多次自杀未遂。汕头站在帮助阿珍解决法律问题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动员她参加小组活动,使阿珍增强生活自信,后来,她自主创业,并成为汕头站宣传志愿者。像阿珍这样的妇女,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汕头站)多年来已经帮助了无数。维权站成为基层妇女身边的维权服务平台,基层问题大部分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据介绍,目前汕头站做到了“四有”,一是有专门场地设备,设有接待大厅、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室,建有服务网页;二是有专职工作人员,聘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三是有专业服务团队,邀请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项目专家组,组建了一支由律师、心理专家、文艺宣传骨干组成的百人专业志愿者队伍;四是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据统计,汕头站共服务妇女近60万人次,受理妇女维权个案5883件7419人次,已办结妇女维权个案5882件,办结率99.98%,得到广大妇女的认可和赞许。
开辟网上维权直通车
开设“益家易”微信精准服务平台
今年1月,肇庆市妇联创办的头条号“肇庆妇联”荣获2015年度全国政务头条号“特别贡献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肇庆妇联”作为肇庆首个政务头条号、全国妇联系统首个认证头条号于2015年1月8日入驻《今日头条》客户端以来,评论、转发、收藏等综合指数屡创新高,多次位列全国政务头条号总榜前茅,发布的信息更曾创下单条女性权益普法原创稿最高阅读近10万的成绩。查看这条信息,是发布于2015年12月21日的一篇《以案说法: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未享受退休待遇女职工,请注意看》,统计显示阅读量近10万,并有多条评论和点赞。
全媒体时代,广东各级妇联正是通过大力运用新媒体,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通过网络了解妇女群众需求,为妇女提供服务,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的维权工作新格局。如通过网络建立起维护妇女权益的快车道,广东省妇联开通网上主席信箱,100%回复网友提出的问题;设立网上维权服务大厅,让网友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维权服务;通过加强网上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舆情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重大案件,主动发出妇联声音。
广州市海珠区妇联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下”妇女之家和“掌上”妇女之家,全方位、多渠道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维权服务。
据介绍,海珠区妇联创新推出海珠区妇联益家易微信服务平台,把信访、到访、下访维权拓展到线上的移动互联网端,设置了“密语屋”功能键,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端进行在线维权咨询和情感倾诉。益家易微信平台由专业执行团队进行日常管理,一头连接海珠区妇女儿童服务智库和联盟,另一头对接各级妇女之家的服务项目及服务对象。后台每天对“密语屋”进行分级处理和工作转介,一般的问题由值班社工24小时内回复,并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对有专业诉求的问题则转介至智库进行专业服务;对情绪激动、情况危急的特殊个案由各级妇联联动介入。同时制定了线上维权评估、转介、管理机制。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益家易微信平台还对后台服务的大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及时了解妇联维权工作需求,以此作为妇联工作内容调整的依据,实现妇联供给侧精准维权服务,完成维权工作的大数据收集利用。”
办好实事精准维权
小额贷款助农村妇女喜获丰收
今年92岁的宋奶奶是广州市龙凤街道的退休人员。去年8月,宋奶奶不幸查出患有乳腺癌,由于年事已高又患有糖尿病,只能靠药物控制病情,医疗花费相当高。还好她之前参加了“广州妈妈爱心互助计划”,市妇联在短时间内审核批准了她的补助申请,并及时把1万元的患病补助划入其账户上,缓解了家人的经济压力。及时为像宋奶奶这样的癌症女患者伸出援手的是“广州妈妈爱心互助计划”。据了解,该计划自2012年4月实施以来,两期共有115万人次参加,筹集款项5440万元,救助患病妇女1701名,拨付救助金1700.3万元。
“广州妈妈爱心互助计划”是妇联筹措资金对贫困患病妇女进行精准扶贫救助的创新举措,而扶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则是提高贫困妇女自我造血能力的有力帮扶。44岁的湛江遂溪县妇女李金英,原来一家居住在简陋的平房里,夫妻以种植甘蔗、番薯为主要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李金英一直想通过种植火龙果增加收入,但苦于无资金,想法迟迟未能实现。当地妇联得知情况后,帮助她先后获得贴息贷款11万元,如愿以偿发展种植。如今,李金英已经成功脱贫,并成立“海英”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成为脱贫致富的榜样和带头人。
如何更加精准地保障贫困妇女儿童的受教育、健康、脱贫技能政策帮扶等权益,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记者从广东省妇联了解到,近年来,省妇联积极创新维权工作手段,撬资源、办实事、广宣传,尤其注重扶贫助困,做好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省妇联连续多年每年坚持不懈为妇女儿童办好十项民生实事。据统计,省妇联共争取省财政7100万元设立两期“扶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项目,项目实施至2016年第一季度,全省累计发放妇女小额贷款36亿元,近5万名妇女从中直接受益,带动50万名群众创业就业和生产致富,项目还贷率高达99.9%。持续开展单亲特困母亲“四援助”项目(援助发展生产、建安居房、孩子读书、重病救治),全省援建“母亲安居房”7000多套,推动相关部门为400多万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重病救治4200多人。全省各地还精心打造了“爱心妈妈”“阳光心理调适”“红紫荆公益创投”等一批关爱服务品牌,帮扶困难妇女儿童。
确保“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入户宣传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政策
广东梅州蕉岭县蕉城镇叟乐村村民阿英于1989年3月与阿福再婚,在1989年8月的政策性责任田调整中获得了0.28亩责任田的耕作权,规定30年不变。2013年2月,阿英与阿福离婚,离婚时法官告知,阿英名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在当地村、镇干部主持下划出,但阿福一直拒绝划出,强行占有。县妇联在了解其情况后,主动与县农业部门、蕉城镇农业站、镇妇联联系,上门调查,在具体情况未核实前,有关方面先不给阿福户颁发确权证书。通过县、镇妇联多次调解,最终,阿英获得了自己应得的0.28亩责任田的耕作权。
记者从省妇联了解到,2014年,省妇联推动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村规民约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见》,促使各地、各部门加大清理和规范村规民约的力度,为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等提供政策保障。为确保广大农村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全省各级妇联努力争取成为各级政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前,全省25个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地区,均实现女性村民100%登记确权。
蕉岭县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蕉岭县妇联坚决贯彻落实全国妇联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有关要求,在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推进平等确权、依法维权、增强事权,全面实现了农村妇女100%“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记者从蕉岭县妇联了解到,确权登记工作启动后,县妇联迅速行动,主动加入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并且要求镇、村两级妇女组织一并进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保障确权过程中妇联组织为妇女代言发声。同时,主动介入土地登记颁证工作全过程,积极配合农业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镇妇联干部积极担负起落实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责任,与各村妇女主任、妇女小组长一道,走进田间地头,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向妇女群众宣传确权政策,解答她们心中的疑虑,对她们反映的问题、纠纷等登记造册,逐一解决,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得到更加准确、快速、和谐的推进。此外,依托各镇公共服务中心,对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矛盾纠纷寻求帮助的妇女群众提供“一站式”限时办结服务,由镇村妇联、农业部门联合调查核实情况,积极做好当事人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之前暂缓发放确权证书,确保妇女群众的土地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确权工作开展以来,妇联参与调解相关案例4宗,及时有效地将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纠纷化解在当地,维护了农村妇女土地利益。(文/中国妇女报记者 林志文 图/广东省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