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总结和传承优秀妇女工作者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为妇联组织的创新、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项目,选定了北京、陕西、河南三个项目点,对长期从事妇女工作的妇女干部进行深度访谈。在日前召开的“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项目研讨会上,与会者就项目建设、妇女社会工作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南储鑫
日前,“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项目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妇联、中央党校、中华女子学院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北京、陕西、河南三个项目点的参与人员分别就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方法及经验进行分享。
全国妇联权益部副部长张彦红在致辞中表示,“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妇联组织在内的群团组织要创新、改革和发展,其中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刘梦表示,期望该项目做好理论提升工作,将妇女工作者的经验变成可操作的模式;同时,也要把中国本土的知识和智慧积极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社会工作课程课题组成员杨静副教授对项目情况进行介绍。她认为,本土社会工作建设应该走一条“立足于本土经验,借鉴他山之石”的路径。因此,在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梳理、总结和传承优秀妇女工作者们丰富的工作经验极为重要。为此,2015年,杨静副教授及其团队开启了“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口述史”项目,选定了北京、陕西、河南三个项目点,每个项目点选择5位长期从事妇女工作现已离退休的妇女干部,并对她们进行了深度访谈。老一辈妇女工作者的工作历程基本上覆盖了新中国成立初至2000年左右;从基层妇代会主任、区县妇联主席到省市妇联领导;从个人成长经历到妇女运动发展进程;从点点滴滴的酸甜苦辣到顺利曲折之经验体会,都是她们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悟。
北京项目小组的召集人、原北京市丰台区政协秘书长乔世红访谈了几位市区县妇联干部。她介绍说,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育、锻造了她们这一代妇女工作者的特质:忠诚党的事业,服从组织安排,满腔热忱地为妇女儿童服务。乔世红将五位受访者有关妇女工作的体会归结为:依章履职,立足服务,担当起妇女娘家人的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妇女发展铺路架桥;调研先行,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妇女工作水平;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搭建平台,拓展新渠道;典型引路,树立妇女群体新形象等。
河南妇女干部学校、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董琳副教授就河南项目点情况进行了介绍。河南项目点口述史主要面向基层妇女工作者。从河南五名妇女工作者的口述发现,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之前,妇女工作一直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动妇女参与,服务妇女,解决妇女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妇女工作是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她同时提到了当前基层妇女工作面临的挑战,并以“女孩胎盘埋在哪儿”为例,介绍基层妇女工作探索性别文化变革的实践。口述史表明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主要宗旨是为妇女着想,为妇女服务。基本精神是无私奉献,不怕困难,认真务实,严于律己。工作方法是以情感人,追求实效,多种形式搞培训宣传,风俗变革。
陕西的李爱玲介绍了陕西项目点情况。她认为,老一辈妇女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方法及经验是:扎根在最基层的妇女当中——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基层妇女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能用最朴实的工作方式去解决群众最头疼的问题,包括敏感地回应不同人群的情感或心理需求;注重实际调研,善于用事实说话,是她们最为朴实的工作作风;善于在基层妇女当中树立学习的典范,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学习,向书本和文件学,向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学,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
针对各项目组的发言,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李慧英教授提出,无论是做妇女工作,还是妇女做工作,都体现了妇女工作方式的发展、变化,我们要以学习、反思的态度将许多鲜活的故事挖掘出来。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梁军老师认为,该项目的价值是抢救、传承和发展。不抢救,部分老一辈妇女工作者已经不在了,要传承老一辈妇女工作者的精神、方法,并在借鉴西方妇女社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发展出新的方法。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则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工作有阶段性特征,口述史能够为妇女工作提供本土的、中国特色妇女运动的经验。对这种经验、做法,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行动起来,动员并赋权广大妇女,共同提升思想意识、提升行动力,达到变革的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