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家易”微信平台是广州市海珠区妇联近期重点打造的“掌上妇女之家”。
编者按
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来看,“互联网+”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运作逻辑。通过建立妇联工作平台、服务和资源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并从需求出发去塑造妇联工作的生态系统,妇联将突破项目化运作的局限,形成“互联网+妇联”的模式,使妇联成为社会服务与治理的重要力量。
□ 刘学勇 陈香君
□ 陆小媛 简瑞燕
“益家易”微信平台是广州市海珠区妇联近期重点打造的“掌上妇女之家”,是对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探索,对传统工作机制的重新整合,对妇联服务职能的综合提升。平台是海珠区妇联自2012年以来,在区、街、社区成立三级妇女之家,以社会化、项目化常态运作的方式连锁运营后,结合“互联网+”思路升级打造的“掌上妇女之家”。从试运营到2016年1月正式投入运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社区群众反响热烈,线上互动频繁,线下联动发展,有效克服了此前线下“妇女之家”的地域局限、时间限制、资源统筹受限等问题。
平台既服务妇女群众也服务社会组织,设有三个端口,即H端(各级妇联)、B端(提供服务的联盟组织)和C端(群众)。每个端口拥有各自级别的权限,通过平台,群众可以获得妇联提供的各类线上线下服务,联盟组织能够共享服务项目实现资源链接,妇联能够拓宽工作阵地、形成服务数据、实现精准服务。
“掌上妇女之家”的运用是海珠区妇联多年来不断探索工作机制的成果,是克服项目化运作的局限而走出的新路。
项目化运作的经验与局限
2011年年底,海珠区妇联针对婚姻家庭冲突中弱势妇女权益保护的需要,联合区法院设立“‘心·晴·暖万家’家事调解项目”,透过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有需要的妇女及其家庭开展家事调解工作。2014年,海珠区妇联决定将项目化运作的经验应用到“妇女之家”建设上,启动了“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工作。
总的来说,项目化运作大大拓展了妇联工作的机制,深化了妇联工作的领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妇联在转型期落实基本职能、服务广大妇女的能力。然而,在项目化运作中,海珠区妇联也碰到了许多更为深刻议题的拷问。比如,“如果工作都交给社工了,妇联干了什么?”服务对象在接受评估专家提问时会很诧异地问“这个项目与妇联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拷问提醒在妇联工作项目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可能提升了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及其家庭的能力,使妇联与妇女的联系更紧密;另一方面又可能弱化了妇联组织自身的能力,甚至可能让妇联与广大妇女产生了新的疏离。为此,必须反思妇联工作项目化所面临的局限,找到走出限制的有效途径。根据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妇联工作项目化运作至少存在以下三个局限。
一是项目化运作增加了妇联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环节。妇联通过项目化在社区层面将这些妇女团结在周围,但很少直接接触、动员广大妇女,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和其工作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妇联作为“天然桥梁和纽带”的属性,未能有效强化妇联整合与维护社会系统的职能。
二是项目化运作导致工作对象聚焦在特定群体。当前,妇联开发服务项目时很容易受到民政部门、各类慈善基金设置福利项目的思路的影响,定义项目服务对象时倾向于高危境遇妇女、困境妇女、高危境遇儿童和困境儿童。而承接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其使命往往是回应弱势群体需求,提升弱势群体的福祉,其运作的项目由于人手和资源的限制,就会聚焦于解决辖区内小部分妇女儿童群体及其特定问题,尤其是弱势妇女儿童的问题。这样,妇联工作项目化带来的另一个非预期后果,就是工作对象被特定化了,项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覆盖到其他的妇女儿童群体。
三是项目化运作中的专业隔阂不利于解决妇女儿童问题。妇女儿童问题往往非常复杂,需要多个层次、多种手法去处理。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大多为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者团体,它们倾向于在社会福利、公益慈善、心理建设等领域开展工作,强调在特定服务伦理指导下采取相关的专业手法回应有需要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庭。而很多妇女儿童问题还需要在政治权利、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领域内,吸纳更加多元的服务手法来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框架。根据这些年来开展项目化运作的经验,这对于项目承接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妇联需要亲自建设打破专业隔阂的机制,来整合性地解决妇女儿童问题。
走向“互联网+妇联”的创新实践
总结上面的反思,我们认为新一轮的妇联工作创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四个:
促成联系更紧密、关系更加整合性的妇女儿童群体(在过去的思路中假设服务对象在社区中);建设门类更齐全、资源更丰富、服务手法更灵活的社会服务机构的生态系统(在过去的思路中主要强调社会工作机构);形成从妇女儿童群体需求出发并可结合妇联工作要求提出服务项目的新机制(过去主要遵守“从上至下”的服务逻辑);扩大妇联系统在制度创新上的自主性空间(过去主要参照已有的一些制度)。
这意味着妇联组织和整个妇女工作的逻辑将发生巨大的改变,显然不是妇联在原有的社会活动空间内开展创新所能承载。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新的社会组织化机制——“互联网+”。当前,全国妇联希望越来越多的妇女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各级、各地妇干积极开展“妇联网+服务”的工作创新,我们希望可以尝试运用“互联网+”的逻辑,从妇联工作的整个系统出发去创新。
如今,人们对“互联网+”众说纷纭,我们结合互联网企业界的权威看法,从社会组织化的思路出发将“互联网+”的逻辑概括为“需求导向、平台思维和新生态建设”,它十分切合海珠区妇联工作创新的需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如下开展基于“互联网+妇联”的创新实践: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新的社会空间,建立需求供给对接的平台。
海珠区妇联可以利用APP等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区妇儿的“虚拟社区”或“妇儿之家”。它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社区”,超越原有的“地域共同体”含义,将作为妇联工作的平台。这个平台向所有的服务对象和社会组织开放,动态地将所有的服务需要和服务供给都展现出来,以此吸引辖区内的妇女儿童;当平台上有足够规模的妇儿群体,反过来又将吸引着各类社会组织进驻这个平台,从而让两群或更多群彼此相互吸引,彼此为对方创造价值的特性,形成平台运作的内在动力。
从妇联工作变革角度来看,这个平台上的各类妇女儿童的交流活动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趋整合,将出现更为丰富的社会服务组织的生态系统,便于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对接。
其次,开发大数据分析系统,以明确需求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
广大妇女儿童有着复杂的需求,在没有平台的情况下,妇联和服务机构对各类需求的数量和服务要求是比较模糊的,对相关服务资源的供给情况也把握不住,由此很难在更大范围内调配与拓展资源,容易造成资源闲置或过度投放在某处,而不能更广更深地服务广大妇女儿童。
在平台上,妇女儿童将透过网络提出需求、整合需求,各类社会组织将对此做出回应,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就可以明确需求和供给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
这样,妇联工作才能贴近广大妇女儿童,掌握其需求,培育起关注,从而可以有利于精准发展和供给资源、回应各类需求。
再次,从需求出发去塑造整个妇联工作的新生态。
“互联网+”的逻辑要求从平台思维和需求导向出发塑造整个行业的生态,或者说改造妇联的工作模式和相关组织的服务运作。
对于妇联来说,落实其基本职能的起点将从识别需求出发,而不是从理解相关政策出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妇联工作的脉络。而后,妇联需要去对接相关需求,根据它来安排自己的服务工作,或妇联直接提供服务,或在平台上扩展资源来回应需求,或在政策制定、立法等层面去呼吁、倡导,或借助体制内优势去协同各相关单位解决问题、回应需求,或协调社会组织提供具体服务满足需要,从而推动工作和组织的弹性化。
对于社会服务机构来说,他们将面对层次分明的需求,拥有更丰富的服务资源,可以得到更多的组织机构的协助,当然也必须跨越地域社区开展服务,还需要在更广的空间内与其他机构竞争。尤其需要强调,整个妇联工作的生态系统将增加社会协同治理的空间,妇联必须在平台上担任起社会系统的维护与整合职能,协同社会服务机构、相关部门和其他组织运用多元机制来解决问题,将很自然地打破专业隔阂。
(刘学勇、陈香君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陆小媛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简瑞燕系广州市海珠区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