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吉伟德
近日,北京一位顺丰快递小哥因为剐蹭车辆,被车主掌掴的视频,经网络转发,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公愤。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打人司机因寻衅滋事已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从快递小哥被掌掴,到女子打折被拒,带人连扇店员五六个耳光,以及消费签章被拒,当场打死老板……
一向以温文尔雅为风尚的国人,变得极易愤怒,被多次提及的社会暴戾之气,为何日益严重?有时人所面对的风险,已不再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可能就是居于身边的另一个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暴力的包围之中,身体受到伤害,生命受到威胁。
当出现矛盾或者争议后,有人解决的手段往往倾向简单而粗暴,除了恶语相向就是拳脚相加,完全没有对于后果的思忖,也没有对风险的顾忌,图一时之快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愤怒的阈值已降至临界点。解决问题、表达性绪的方式变得原始而粗野,并最终演变为肌肉的比拼。如果这仅仅是“我爸是李刚”式的“强弱”分明的个案,那也仅是个案,而这往往是普通人对普通人,暴戾之气呈现弥散化的状态,引发公众深深的焦虑。
对此,有人认为是制度失灵引发的规则信仰缺失。此语有一定道理。这些人之所以不再信任和倚重于规则,在于规则有时并没有公平实现,给予正义的结果。于是,当规则维护和保护权利的成本居高不下,而“潜规则”又大行其道,那么在“欲求不能”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感的焦虑和对权利保护的恐惧,有的个体就会采取非和平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这种情绪。
打人等违法犯罪,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本是一个基本常识,何以当事人却任性而为,不惧怕受到惩罚的后果?根源是不相信规则的力量,并失去了规则意识,包括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于是暴戾之气像瘟疫一样感染和流传,并由此主宰了这些人的情绪。
基于此,就必须重塑规则意识和培养规则信仰,让个体懂得尊重规则和利用规则,而不是违反或者无视规则。有了规则意识之后,就不会出现排队插队抢位,也不会玩弄规则于股掌,并靠投机取巧而获得暴利,至于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则应当是“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无例外”。
也就是说,只有“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而各种“弹性空间”和“暗箱操作”得到了遏制,规则管人、制度管事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内涵得到彰显,才能重塑规则之威,并达到构建信仰和保障权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