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纯净无辜的眼眸摄入爸爸对妈妈进行羞辱、威胁、殴打等不该发生的镜像,对父母的信任和对家庭的依赖会瞬间崩塌,身心受到的重创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有鉴于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动用法律资源对儿童予以特殊保护,即使是让孩子目睹暴力发生也被认定为犯罪。
□ 佟吉清
近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发生在内蒙古杭锦旗的家暴惨案,身为公务员的丈夫金柱将妻子红梅活活打死。在舆论以密集的火力对施暴者进行讨伐的声音当中,除了暴力的血腥程度令人发指,刺痛视线的还有标题里的那句“儿子哭喊要杀爸爸”。孩子激愤之言背后那深深的悲伤与绝望,把我们的目光推向“目睹儿”群体,催促整个社会给予这个特殊的家暴受害者以应有的保护。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力上,儿童都是最脆弱也最需要呵护的群体,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句满满爱的话说,就是“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为了充分和谐地发展个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直截了当地宣称:应让儿童在家庭环境里,在幸福、亲爱和谅解的气氛中成长。但在形形色色的家暴事件中,儿童往往成为“沉默的受害者”,不仅有可能是拳打脚踢的直接对象,更会在目睹暴力发生的过程中变为间接受害人。当孩子纯净无辜的眼眸摄入爸爸对妈妈进行羞辱、威胁、殴打等不该发生的镜像,对父母的信任和对家庭的依赖会瞬间崩塌,身心受到的重创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后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在本案当中,红梅13岁的儿子小勇(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目睹儿童。在出事的前一天,金柱已经对红梅实施过一次家暴,整个过程小勇全部看在眼里,孩子事后告诉大姨,那天爸爸很生气,晚上站在大门外等妈妈回来。由于家里经常有家暴发生,他知道那天爸爸可能又要动手,于是悄悄跟在爸爸身后,躲在暗处,看到妈妈刚下出租车就被爸爸揪了过来按着头乱撞,大姨问小勇为什么不赶快给她打电话,他说自己被当时的场景吓得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前一天目睹父亲施暴,第二天看到母亲被父亲活活打死,小勇受到极大的刺激,冲过来跟大姨一起打他爸爸,一边打一边说“你把我的妈妈打死了,我要杀了你”。此情此景足以可见,家暴给这个无辜孩子带来的惊恐和愤怒何其深重,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变得何其令人痛心又心疼。
在家庭暴力频现报端的当下,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的童年像小勇一样被家暴之丑玷污,给身心健康带来巨大而又多方面的伤害。已有的研究表明,经常生活在家暴环境下的儿童更容易有忧郁情绪问题,如常感到焦虑、消沉退缩、害怕恐惧等。长期生活在一个暴力恐怖的环境中,还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发育,影响儿童智商。更有数据显示,“目睹儿”遗传基因中的染色体端粒要比正常家庭中孩子的染色体端粒短,提高了心脏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病率,还会导致认知功能的衰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研究还发现,家暴对女孩的创伤和影响会更严重。毫不夸张地说,目睹家暴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甚至可能延续终生。
我们常说,童年的世界是一张白纸,应该涂抹最美丽最温馨的画面。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个个无法安睡的夜晚,还有那大滴大滴眼泪的另一面,是孩子通过习得的行为,可能将暴力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一个暴力不断再生的循环。一个处于儿童期的人,若遭受或目睹了暴力,更倾向于成为易于诉诸暴力的成年人。换句话说,很多施暴者是长大成人后的“目睹儿”。有鉴于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动用法律资源对儿童予以特殊保护,即使是让孩子目睹暴力发生也被认定为犯罪。不久前发生在纽约长岛一中餐馆的华裔店主因与妻子发生争吵,将后者双手按入滚开的油锅导致其双手二级烧伤,因他们12岁和14岁的儿女亲眼看到这场惨剧的全过程,该店主被当地警方同时以袭击罪和危害儿童福利罪逮捕。
在这起令人揪心的家暴事件当中,“杀了爸爸”这几个刺目的字眼提醒我们,家暴的受害者除了妻子,还有看到这一切的孩子。面对母亲已经离世,父亲被刑事拘留的残酷现实,希望小勇的其他亲人能揽他入怀,给这个孩子更多细致入微的关爱;希望他所在学校能释放更多的温暖,抚平孩子的伤口;希望相关部门及时启动心理疏导等救助模式帮他迈过这道坎,尽最大可能确保他和所有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充满阳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