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3月30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爱生活 居家 把家打造成自己的生活馆 品读春天的味道 外婆的“清明果” 杏花村里品清明 筷子头变色就得换 安全教育日:消防安全进校园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读春天的味道

■ 钱国宏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春天一到,冰雪消融,万物萌生。此时,大人孩子都会呼喊着冲向郊野,唤醒所有的味蕾,去打“野食”!

“打野食”是一种东北民间传统的春季食俗,趁着满面春风去郊外不花钱“尝鲜”,在体会大自然律动的同时,也品尝普通百姓的五味人生。

冰融雪化,在水底憋闷了一冬的大小鱼儿们以“开河鱼”的身份时不时游到河面上来亮一亮相。开河鱼身形“苗条”——瘦,但味道却是上乘的。积蓄了一冬的营养,褪尽了身上的俗气,那鱼就显得精气神俱全,质地纯正,滴上几滴油,煎一煎,或炖上几块豆腐,熬一熬,你就吃吧,连鱼骨头都嚼个干干净净呢!一个字:鲜!再一个字:香!

不过这种香有点太奢侈、太啰嗦。在我的农村老家,吃开河鱼非常简易:用柳条从鱼鳃串进去,然后放在火上烤。“火头”一上来,那鱼便蜷了身子,先是黑了表皮,接着便飘出一股鱼肉的香气来,丝丝缕缕,在鼻翼下挑逗着馋虫。待鱼烤到九分熟,就可以像吃羊肉串那样大啃大嚼了。开河鱼细嫩,味道堪与武昌鱼相媲美,的确不俗!

农谚曰:“清明忙种麦,小满鸟来全”。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回来,我的老家便成了途中一站。野地里的鸟特多,“大眼”“蓝电”“串鸡”“瞎牛”等等,能有数十种。由于鸟多,便少了爱鸟的观念,所以春天一到,就又多了一乐:捕鸟。捕到鸟以后,就地支个火堆,将鸟用河泥糊成团,放在火上或埋在火堆里烧、烤。明火灭了以后,灰火就慢慢地煨着泥团。三十分钟后,鸟就煨熟了,把已经烧得黑黢黢、硬邦邦的泥团扒出来,敲碎,那鸟的皮与毛便和碎泥块一齐沾落下来。泥块一炸裂,肉香就迸发出来,那一缕缕热气裹挟着浓浓的香气把小伙伴们从十几米远的地方招拢过来,七八双小眼睛贼溜溜地盯着那只仅有鸡蛋黄大小的“裸鸟”,喉咙里还不争气地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一声“开吃”,十来双小手疾伸过来……抢着的,急急惶惶入口,来不及细嚼慢咽,便囫囵入肚,末了还兀自吧嗒嘴,似乎余味犹存;未抢着的,叹了口气,而后便迅速“阴转晴”,嘻嘻哈哈地跑去放风筝了。现在,农村的孩子都懂得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了,春季打鸟成了一种美好的童年回忆……

春季里还有一种美味,那就是榆钱。在我的故乡,处处可见黑不溜秋的榆树。春暖花开后,榆树就生出一嘟噜一串、胖乎乎、毛茸茸的榆钱。鲜榆钱翠黄而鲜亮,看上去很美,嚼起来很甜,它既可以生吃,又可以蒸着吃,还可以炝汤喝。小时候,每逢榆钱挂树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爬上光滑的榆树,去捋榆钱吃。拿到家里的榆钱洗净,与干面粉和在一起,掺匀了,然后做成饽饽、窝头或者馒头,蒸食。蒸好后,拌上捣好的蒜泥,淋上些麻油,味道居然也不错。满满一蒸帘的榆钱饭,往往片刻工夫就会被一扫而光。

榆钱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上小学时我还经常去捋榆钱吃。而现在,我步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从乡村来到了城市,由于环境的改变,榆钱几乎快要从记忆中消失了,不过吃榆钱时的快乐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底片上,回放时,依然飘出稔熟的动听旋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光里,阳光下,我们就这样吟咏着辛弃疾的《鹧鸪天》,走向春天的深处,敞开肚皮,去品读春天的味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