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受访者坦言看到让人震惊、吸人眼球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想办法确认消息的可信度。53.2%的受访者认为不动脑子就转发刷屏是幼稚的表现,但是,仅22.9%的受访者看到社交平台上亲友熟人发的不实消息时会主动去辟谣。(1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在网络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谣言层出不穷。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谣言看成一种社会情境,它一旦被许多人相信,就会进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数,进而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形成单向度价值判断和同质化思维。 “白皮鸡蛋更有营养”“木耳猪血能清肺”等生活谣言并没有科学依据,却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指南。
某些谣言之所以得到迅速传播,就在于它击中了民生“软肋”。在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下,具有刺激性的谣言满足了受众的利益诉求和精神需要,谣言内容与受传者预期的吻合以及受传者之间的相互印证,都会让谣言的虚火越烧越旺。然而谣言的大行其道,加剧了社会运行的不确定性,增添了安全风险,为风险社会增添了人为因素。
作为当下谣言的重要集散地,微信朋友圈在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在“脸面观”的裹挟下,大多数人都会对熟人转发谣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主动辟谣不仅会得罪人,也可能会降低自己在朋友圈内的集体认同;在此背景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便成为一种保险的策略,成为许多人的“次优选择”。
治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谣言,离不开公众参与。一方面,公号、大V要发挥示范作用,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不做谣言的转发者,更不做谣言的首发者和制造者;另一方面,需要一些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辟谣工作,尤其是对一些传播率高、影响力大的谣言进行“精准化辟谣”。此外,要提升公众对谣言危害性的社会共识和价值认同,当谣言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主动辟谣才能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为良莠不齐的用户和鱼龙混杂的信息提供了生存空间。然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任由谣言“野蛮生长”。只有净化网络生态,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快捷与便利。说到底,每个人既是辟谣的建设者和参与者,也是辟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