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月2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抛弃长发”颠覆的何止是审美? 治理公交车性骚扰,需要多方协力 要防火的鄱阳湖敲响了警钟 “糊涂账” “雾霾补贴”发与不发是个辩题 用“主动辟谣”阻断互联网谣言“野蛮生长” 在寒冬的美景里预防冰雪的狰狞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公交车性骚扰,需要多方协力

目前流行“主要看气质”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众人的气质合在一起形成的就是一种风范:邪不压正,勇于弘扬正气的风范。

公交是一个公共之地,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需要公交部门有应对机制,也需要众人的协力维护,对各种形式的骚扰不姑息,不听之任之,无所作为。

□ 舟子

据报道,“男子公交上骚扰女性 众乘客协力将其制服”:1月14日晚,北京839路公交车上,一女乘客遭到一男乘客骚扰,男子被警方带走。车队工作人员表示,事发时,该车开往房山方向,车上乘客不多。售票员隗女士听到一声呼救,走过去后发现,一名女乘客在抽泣,说一旁的男乘客总是摸她,她屡次制止,对方仍然冒犯。多名乘客为女乘客作证,隗女士随即报警,与其他乘客一起将男子制服。有乘客说,男子曾扬言,“我确实摸了,但我不承认我在耍流氓”。此后,多名乘客自愿前往派出所为女乘客作证。

这则新闻中值得称道的是售票员的闻声而动:听到女乘客的呼救声后,她走了过去查明情况;同样值得称道的是同车乘客的积极响应:多名乘客为女乘客作证。然后,女乘务员报警,与乘客一起将男子制服。而后还有多名乘客自愿前往派出所作证,他们不嫌此事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与行程,他们也不在意天色已晚。目前流行“主要看气质”的说法,在我看来,他们很有些首善之区的气质,而这众多人的气质合在一起形成的就是一种风范:邪不压正,勇于弘扬正气的风范。

公交车上遭遇骚扰是一个顽疾,被骚扰的新闻不时可见。有的令人感到沮丧:顽疾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现,似乎没辙没救了;有的则令人振奋:被骚扰者勇于发声,周围人勇于协作,使得冒犯方受到应有处置,再次燃起公众勇敢对公交骚扰说“不”的信心与行动。这则新闻中比较奇葩的是骚扰男子的扬言“我确实摸了,但我不承认我在耍流氓。”在他看来,摸和耍流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同日而语。殊不知,按照有关界定,这些都是性骚扰:偷拍,用暧昧的眼光不断上下打量,故意抚摸或擦撞,直接语言攻击,说一些不得体的话语……至于“摸”和“耍流氓”的差异在哪,相信警方的依法处置结果会给他一个“说明”和教育。

公交是一个公共之地,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需要公交部门有应对机制,也需要众人的协力维护,对各种形式的骚扰不姑息,不听之任之,无所作为。顽疾之所以成为顽疾,一是因为忽视,忽视了防范骚扰相关机制的建立,二是因为漠视,面对骚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客观上姑息纵容了恶人恶行。结果就是邪气上升,有时压得正气都不敢发声了,更别说敢于有反骚扰的举动了。

不久前,一网友爆料,自己的妹妹大白天在公交车上遭遇了尴尬的一幕:一名男子不断触碰她的大腿和手臂等部位……其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可以设想,如果当时这位网友在场,一定会为自己的妹妹发声并主张权益。但是,谁也不可能随时都在自己的姐妹身边保护她们,这时,陌生人之间的互相声援就变得分外重要了。人存在于环境之中,充满正气的好环境造福的是每一个人。就像眼下的雾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的忽视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后果。有此前车之鉴,社会公共环境中的“空气质量”也需要营造与保护。在我看来,北京的839路公交车上的那位女乘务员和那些中国好乘客就是这样的“环保”人士。治理公交车上的骚扰“雾霾”,需要更多人有参与的意识与行动。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帮、援助之外,公交场所还需要有防范打击性骚扰行为的机制建设,甚至专项行动。对于公交这样的公共安全重点地带,如果能有直接连接警方的报警装置,相关的处置当会更加及时有效,对别有企图者也将形成更大的威慑。据悉,我国对公共场所性骚扰的立法比较滞后,一般也就是进行行政处罚。处罚轻微,无形中是否是对此类行径的一种纵容?机制建设还可以体现在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员工培训方面。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强调对公共交通系统职员的培训,让他们在突发特定情况下,可以做出专业的反应和引导。在愈加复杂的社会安全形势下,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有关做法,给乘客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乘车环境,保障包括女性在内的公众的出行刚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