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2月3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保护哺乳权不能止于口诛笔伐 用人性温暖代替冰冷的理性 化整为零 “高龄津贴”事关民生福祉理应得到切实推行 “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兼具多重意义 正视未参保的真问题有助权利丰满 女童获发明奖,“留守”也可以阳光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人性温暖代替冰冷的理性

□ 滕云

所谓“理性”,有的时候,会变成“撕”,与理性与否没了关系。所谓“冰冷的理性”,有的时候,反映的是冷漠,它所“撕”的,恰是人世间残存的温暖。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这温暖虽然有时捉襟见肘,但缺了它,我们还能指望谁呢?

比如桑兰的故事。媒体发了“真相调查”的新闻,如果这标题还算平实,等到了微博上那个关于“说谎”的标题,味道就有点变了。法院这么多年都没下的结论,一篇稿字就给定了性。所以也难怪桑兰急了,长短微博连续反击,事情就变成了“撕”。

而在我看来,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冰冷的理性”,对世间温暖的一次偷袭。比如,所谓的“调查”,到底调查了什么?到底调没调查?那篇新闻的缘起,仅仅是美国一位学者的录像分析文章,让冷饭经过微波重新煲出热度,变成网上互“撕”的导火索。

重要的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把一个没有结论的悲剧往事,重新展览给人看,对人性造成了二度伤害。所引起的所有“轰动”,都是对这伤害的加倍,越是“轰动”,倍数越大。

综观桑兰的故事,它首先是一个悲剧。媒体之于社会的功能,可以让悲剧演为正剧,也可以让悲剧变成闹剧。前者,可以参见一则“弃疗救子”的新闻。今年8月份,一个小男孩在家乡辽宁省葫芦岛市被发现罹患白血病,而就在两个月前,他的母亲石月又被发现先天性良性纤维瘤复发。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全力救治儿子,石月暂时放弃了治疗,在医院24小时陪护孩子。

上周吧,还有一组图片特稿,估计是自由摄影师的作品——讲的是一群在美国的收养孤儿的生存现状。每一张抓拍,都精准地表现出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每一张抓拍,都精准地表现出从他们偶然相遇到终生相伴的历程。那组图片下的评论,超过了9万的级数,充满了祝福和感恩——从新闻作品本身,到新闻作品的反响,交织着人性温暖的彼此感动。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如此珍视人性的理由——因为人类还想继续存在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