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0月18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万象 新岐村:留住了乡愁 富裕了生活 爱心“九大碗”欢乐迎重阳 让我们都来关注农村妇女 为农村孤寡老人撑起绿荫 宽带入农家 贫困村尝鲜“互联网+” 农业新科技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岐村:留住了乡愁 富裕了生活

□ 本报记者 周玉林

新岐村,云南腾冲县中和镇下辖的一个村庄,背山面水,1177户人家,家家青砖灰瓦,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大山的怀抱里。村口始建于1788年的魁星阁,则一天天俯视着村庄的变迁。

新岐村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一些日渐破败的传统村落不同,新岐村守望乡愁的同时,村民们的生活也在一天天富裕。用村里的老学究、新岐完小原校长闫生如的话说,“新岐村的乡愁是‘活’的”。

日前,记者一行走进新岐村,零距离感受这个古老村庄的“活乡愁”。

制定村规民约 留住乡愁有共识

“新岐村始建于1708年,那是康熙四十七年,段、闫两族祖先打猎来到新岐,被这里的山水吸引了,就定居了下来。”村党总支书记段力生对记者说,“这个山坳里的村庄,山好水好,就是交通闭塞,以往进村14公里的主干道是弯弯曲曲的土路,最窄处骡马都错不开,搬运东西都要靠人背马驮。”

村主任闫生彪说,1986年8月8日,他在邻村买了辆手扶拖拉机,结果那条主干道无法通行,不得已,拆散后请几个壮劳力抬进了村。修路,成了新岐村最迫切的任务。

“开始修路时,不少群众不理解也不支持,他们认为,为什么要帮别的村修路?”段力生和村干部们则坚持“方便了别人就成就了自己”的理念,耐心向想不通的村民解释:“修路是村里经济发展的唯一命脉,也是我们村的唯一出路,没有这条路一切都没门。而且路通了,大家出门也都方便了。”

从1986年开始,新岐村陆续修缮了通往县城的主干道,以及通往中和镇打板箐、勐蚌、勐新、桃树河和盈江县盏西镇的道路。

从早先的土路,到修缮后的弹石路,再到如今的柏油路,闭塞的新岐村逐渐变成通往各个方向的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让新岐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村是300多年的古村,如果因为搞建设被破坏掉,就得不偿失了。”走在村巷里,段力生对记者说,“你看,我们村的建筑风格还是老祖宗留下的样子,典型的土木结构。2000年,我们就制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统一风格,一律青砖灰瓦,不得建水泥房,不能贴瓷砖。”

2011年,新岐村成立了古村落建设理事会。

“村民住房清一色的一正两厢,筒瓦盖房,青砖围墙,地面镶砌火山石板或瓷砖,内部则为木架结构,装潢考究,精雕细刻,古朴典雅。乡愁被结实地留在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村主任闫生彪甚是得意。

保住集体资产 守住乡愁有本钱

“为什么说新岐村的乡愁是活的?”闫如生解释道,“因为我们不仅保住了老房子、老景致,更是留住了人,老传统就在村民的生活里。要是村子不发展,就成了‘空心村’,传统村落保护成了无源之水。”

“而保住了集体山林,才是守住乡愁的根本。”段力生向记者解释道,“新岐村耕地很少,绝大部分是山林。为改变早年的贫困面貌,新岐村长期植树造林、绿化荒山。”2006年实行林改时,村里结合群众意见、争取政府支持,形成了村集体、村民小组、群众“三三制”山林权属格局。

林改为新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村里已建成17个林场合计6.5万亩,还有2.5万多亩的泡核桃、红花油茶和板栗基地,每年集体收入近300万元,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61元,比林改前翻了一番还多。

有了钱,新岐村修建了村里最豪华的建筑——新岐完小,建设了10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这对我们教学帮助非常大,全校师生都特别高兴,想不到我们村上的小学也能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岐完小校长段生昶至今依然很兴奋。

与此同时,新岐村修复了魁星阁、冒盔仙山、土主大庙、段氏宗祠等名胜古迹,建设了村、林场、卫生所办公区等,新岐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力推动了新岐社会事业的发展。

“村里又规划建设了垃圾焚烧炉,由村出资安排专人、专车,定期清运村内垃圾;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了占地160多亩的岐灵人工湖景观,在村庄周围种植了6000余株樱花、茶花、枫树等各类树木,在村内道路上安装了200多盏路灯,全面改善了乡村面貌;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群众喝上了放心水……”闫生彪一一介绍着。

村集体的家底丰厚、村民的腰包鼓鼓的,村庄的保护与发展也就不再纠结,皮影戏、花灯、舞狮等没有被荒废。2012年,新岐村被列为“腾冲‘古村落、新风貌’建设示范点”。

“新岐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历经多年的驿站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沉淀,形成了浓郁深厚的文化蕴藏。”段生力告诉记者,村里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保护良好生态、古树名木、古建筑结合起来,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建,很好地保护了古道、碉卡、传统民居、水磨、水碓、宗祠。

在新岐村口,村民段培贤瞅准乡村旅游的前景,从以前的木材生意转行,投资450多万元开设了村里第一家客栈,客房有30多间。“兜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家乡,离不开这古朴的村子、参天的大树、醇厚的民风。”

每逢传统节日,祖辈传下来的皮影戏、山歌、舞狮就会在新岐广场上“耍起”,一村的老小沉浸其中、其乐无穷。“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乡愁就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里。”段力生自信地说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