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9月2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妇工前沿 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改革创新湖北妇联工作 邹莉:让爱成为基层司法实践的主旋律 工作要落地 选对基层妇女干部最重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改革创新湖北妇联工作

□ 彭丽敏

最近,中央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的基础上,专门召开了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一年之内,中央对群团工作专门下发指导文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体现了中央对群团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群团事业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妇联作为党的重要的群团组织,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意见》内涵实质,顺时应变,积极作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特别要围绕如何坚决革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等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妇联工作。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妇联工作的新要求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群问题事关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群团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是我们党从做好群众工作出发,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重要判断和重大举措。

1.应对发展环境新常态

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为紧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为重要,这对群团组织提出了新要求,更需要妇联组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导新常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把握好社会利益调整、深层次矛盾凸显、社会结构重构的重要关口,组织动员群众,团结凝聚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占领“网络群工”新阵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活动方式,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强化,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领域的难度加大。互联网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平台,也增添了新问题新难度。如何充分发挥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网上舆论引导中和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中的特殊作用,有效开展“网络群工”,弘扬网上主旋律,打好网上主动仗,占领网络新阵地,是妇联等群团组织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妇联工作的一项新任务。

3.创新妇联工作新方式

新形势下,妇女群体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出现的流动性、多元化等新情况、新变化,给妇联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下大力气革除妇联组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改进长期形成的僵化思维方式、工作范式、工作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把握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变化,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下大气力解决当前新形势下妇联组织覆盖面不广、与群众联系度不深、工作服务性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湖北妇联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当前妇联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顺时应变,改革创新,探索了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符合湖北实际、服务妇女儿童的妇女工作新路子。

1.找准结合点,重建妇联工作新格局

根据“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三者抓结合,充分发挥妇联作为群团组织的特点,在“联”字上做文章,着力拓展工作领域;在“严”字上使狠劲,着力提升工作素质;在“实”字下功夫,着力开创工作局面。围绕突出党的领导这根中轴线,积极联系上下、协调左右,最大限度地争取和汇聚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组织、社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妇联工作新格局。

2.扩大覆盖面,重建妇联组织新体系

改变群团组织普遍存在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倒金字塔现状,着力构建以妇联组织为“核心组织”,以女性“她组织”、“自组织”、社会组织、微组织、网络组织等为主体的“1+N”妇联组织体系,扎密组织网络,做大组织基座,夯实组织基础,特别是把妇联组织建设拓展到新经济体、网络空间等新领域和一些新人群,真正实现组织、人群两个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借此将各类妇女组织集合起来,将各类妇女组织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妇联工作强大的合力。

3.汇聚资源要素,重建妇联服务新平台

积极协调和运用好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构筑服务妇女儿童的社会公共服务新平台,建立社会资源聚合机制,汇聚服务妇女儿童的社会力量。突出妇联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构建“妇联+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市场)”的服务网络,同时,大力培育和推动更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并向下一级延伸,建立健全更加专业、规范、有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变过去由上至下由妇联系统实施的单一服务供给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形式化重且针对性差的问题。

4.把握规律性,重建妇联工作新形态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工作理念上,积极推行“四个转变”思维法,即由行政管理型组织向枢纽型社会服务组织转变,由机关化工作方式向社会化的群众工作方式转变,由活动化的工作模式向项目化、实事化的工作模式转变,由系统内的“自转”向引导社会资源的“公转”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积极推行“四化同步”工作法,即:职能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实事化、实事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社会化等等,力图根据新形势下妇联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把握当前妇联工作的一些规律。

始终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重构群团组织在党的群众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根据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湖北妇联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做好新形势下妇联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必须始终保持和增强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1.强化政治引领,突出群团组织的政治定位

群团组织的政治合法性是党直接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有别于一般社会组织最重要的本质属性。因此,妇联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政治性来校准自己的工作方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重大问题上方向明,头脑清,不犯方向性错误;必须始终坚持把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政治标准不动摇,把妇联联系的广大妇女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围绕团结群众、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积极作为,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把广大妇女群众动员组织起来,真正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落实到群众中去,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强化先进带动,凸显群团组织的组织优势

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先进性,是衡量妇联工作好坏的标准,是发挥妇联桥梁和纽带作用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们必须强化群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发挥妇联“贴心人”、“娘家人”的特点,行之有效地做好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上展示妇联独特作为;必须强化群团组织自我管理的组织优势,革除群众厌恶的行政命令、强制性管理的工作方式,以平等、协商、合作等方式,生动活泼地开展群众工作,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激浊扬清,崇尚文明,追求进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建设中作出特有的贡献;必须强化对网络舆论场的引导,使之成为新时期妇联工作的新战场、主阵地。要利用好妇联系统的组织力量,发挥好网络及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嫁接起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汇聚起团结发展的强大气场。

3.强化群众基础,激发群团组织的生命活力

没有群众性,群团组织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必须通过群众性来彰显妇联组织的独特作为,切实发挥好妇联对于国家政权的基础支撑作用,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必须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观念,要重“草根”,更多地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重 “下里巴人”,更多地把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吸收到组织中来;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开展工作;要突出群众的主角地位,让群众更多地设计、参与和评价群团工作和活动。必须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要以服务妇女群众为己任,切实为广大妇女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着力构建“妇联+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服务体系,拉长手臂,形成服务链条。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建立健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回到妇女群众中去;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差距、作风差距,巩固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效,深刻理解贯彻党的宗旨的重要性;要建立健全深入基层的长效机制,提倡多在路上、多在一线、多在现场,在调查研究中检验我们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决策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可行,成效是否明显,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用群众的丰富智慧开启我们的头脑,用基层鲜活的实践创新工作载体,用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增加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湖北省妇联主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